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
发布时间:2017-09-21 16:04
本文关键词: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
【摘要】: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之一,也是学术界颇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但迄今为止,学者们对民本思想的实质问题仍是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因此,对这一瓶颈式的课题有再作探讨的必要。鉴于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笔者索性聚焦于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探讨,适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追本溯源的方式对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进行系统的考察,以期正本清源,使其实质得以清晰呈现。因而笔者在对先秦之民的涵义作以考察的基础上澄清民本思想的概念,从而揭示先秦民本思想的阶级属性;通过审视神、民力量的历史变化对君、神、民三者关系的影响,考察先秦民本思想的产生及形成过程,探究其阶级实质;在对先秦民本思想的基本内容的考察中,笔者对围绕君民关系而展开的邦民关系和神民关系仅略作考察,着重考察的是其核心内容——君民关系,即包括民养君说、立君为民说和民弃君说的“民为君本说”与包括爱民说、利民说和富民说的“君得民说”,从中进一步透视先秦民本思想的阶级实质;最后将其定位为统治阶级的调和理论,指出其实质为君本位思想,属于专制主义思想体系。澄清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民主政治提供一个反面参照。
【关键词】:先秦民本思想 君民关系 君本位 实质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2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关键词6-7
- 一、先秦时期民及民本的概念7-10
- (一) 民之本义7-8
- (二) 先秦时期民之发展义8-9
- 1、西周时期民之发展义8-9
- 2、春秋战国时期民之发展义9
- (三) 民本思想的概念9-10
- 二、先秦民本思想的萌芽10-14
- (一) 殷周之际神(天)的力量的下降10-11
- (二) 殷周之际民的力量的抬升11-12
- (三) 重民思想的提出及其内容12-14
- 1、敬天保民12-13
- 2、民意论13-14
- 三、先秦民本思想的成长14-24
- (一) 先秦民本思想的形成14-17
- 1、神的力量的进一步衰退14-15
- 2、民的力量的进一步凸显15-16
- 3、先秦民本思想的形成16-17
- (二) 先秦民本思想的基本内容17-24
- 1、邦民关系17-18
- 2、神民关系18-19
- 3、君民关系19-24
- (1) 民为君本说20-22
- ① 民养君说20
- ② 立君为民说20-21
- ③ 民弃君说21-22
- (2) 君得民说22-24
- ① 爱民说22-23
- ② 利民说23-24
- ③ 富民说24
- 四、结论24-26
- (一) 先秦民本思想是一种阶级调和理论25
- (二) 先秦民本思想是一种“君本位”思想25-26
- 英文摘要26-27
- 关键词27
- 注释27-29
- 参考文献29-32
- 致谢32-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晓春;儒家民本思想发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5期
2 张分田;关于深化民本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3 姚W,
本文编号:895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9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