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粮食问题若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0:12

  本文关键词:唐朝粮食问题若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朝 粮食 政策 管理


【摘要】: 唐朝统治的近三百年时间,特别是前半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固然为唐朝盛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但是,统治者对待社会经济的态度及由此而制定的政策、措施,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粮食作为民生之根本、治国之要务,尤其如此。 剖析唐朝统治者对粮食问题的认识及由此而制定的粮食管理政策,了解其对粮食政策的实质运用,分析其政策管理特点,可以看到唐朝的治乱兴衰与其粮食政策与管理好坏有直接关系,人民生活状况也与之密切相关。在此拟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结合经济学等理论概念,重点探讨唐朝粮食政策与管理措施,分析其政策与管理得失,力争揭示唐朝盛衰的深层物质因素,同时期望能对认识和研究现实粮食经济问题有所裨益。 论文主要论述五个问题: 一、唐朝统治者对粮食问题的认识。唐朝统治者对粮食问题非常重视,他们认识到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储备物资,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因此,国家政权须采取种种措施恢复、发展粮食生产、保证人民和国家粮食储备,并对粮食价格和粮食流通予以控制。 二、唐朝粮食生产概况。唐朝粮食生产明显呈现为时期和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总的说来,唐朝前期,粮食经济持续发展、北方优于南方;唐朝后期,粮食经济遭严重破坏又有所恢复、南方发展更快。不同区域间粮食作物、耕作制度、粮食产量和粮食流转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三、唐朝粮食政策与管理措施。为保障国家需要、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政权,唐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粮食流通环节予以管理,如粮食征购、粮食转输、粮食储藏、粮食分配等。各环节皆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政府律令对各环节部门职能、人员责任有详尽规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粮食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唐朝政府对粮食政策的实质运用。唐朝政府把粮食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粮食政策的实质运用,对其实现社会稳定、进行宏观调控、增加财政收入、控制军队与地方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唐朝粮食政策与管理得失及其现代价值。唐朝的粮食政策与管理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一、在政策上,将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放在一起考虑。二、在管理上,对粮食控制非常严格。三、在运用上,将粮食运作当成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唐朝政府对粮食的高度重视与严格管理,一方面为其巩固政权、维护稳定、实现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又因此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增加了农民负担、限制了市场活力,并因此构成了农民长期贫困的政策根源。古为今用,对唐朝粮食政策及管理得失的分析,对当前国家粮食政策与管理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唐朝 粮食 政策 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导言13-18
  • (一)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13-15
  • (二) 选题理由和主要观点15-18
  • 一、唐朝统治者对粮食问题的认识18-29
  • (一) "食为政首"的重粮思想18-21
  • 1、粮食乃民生之根本、治国之要务18-19
  • 2、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19-21
  • (二) "专营农事"的生产思想21-23
  • 1、减轻赋役、保证农时,发展粮食生产21-22
  • 2、赈济灾荒、恢复粮食生产22-23
  • (三) "宁积于人"的储备思想23-26
  • 1、粮储充足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24-25
  • 2、"宁积于人,无藏府库"25-26
  • (四) 粮食控制管理思想26-29
  • 1、控制粮食价格的思想26-27
  • 2、控制粮食流通的思想27-29
  • 二、唐朝粮食生产概况29-47
  • (一) 唐朝前、后期粮食生产概况29-35
  • 1、前期粮食生产发展概况29-33
  • 2、后期粮食生产破坏与江南粮食生产发展33-35
  • (二) 唐朝各区域粮食生产概况35-47
  • 1、唐朝各区域粮食生产概况简表(表一)35-45
  • 2、粮食生产的区域特征45-47
  • 三、唐朝粮食政策与管理47-74
  • (一) 粮食流通政策与管理47-64
  • 1、粮食征购政策与管理47-50
  • 2、粮食运输政策与管理50-53
  • 3、粮食储藏政策与管理53-61
  • 4、粮食价格政策与管理61-64
  • (二) 粮食分配、消费政策与管理64-74
  • 1、帝王宫室用粮64-66
  • 2、官吏禄米、食料66-69
  • 3、军队用粮69-70
  • 4、赈灾用粮70-74
  • 四、唐朝粮食政策的实质性运用74-83
  • (一) 利用粮食敛散,实现宏观调控74-75
  • 1、控制粮价、调节供求74-75
  • 2、敛散以时、协调其他75
  • (二) 通过赈济灾荒、维持社会稳定75-78
  • 1、灾荒引起的社会问题75-77
  • 2、赈济灾荒、稳定社会的措施77-78
  • (三)、作为财政手段、支持国家财政78-80
  • 1、常平仓籴粜78-79
  • 2、仓粮出举79
  • 3、义仓挪用79-80
  • (四) 控制军队与地方、保障政权稳固80-83
  • 1、保障粮食供应、维持军队稳定80-82
  • 2、控制粮食供应、维护边地安定82-83
  • 五、唐朝粮食政策与管理得失及其现代价值83-89
  • (一) 粮食政策与管理得失83-86
  • 1、重粮贵粟及粮食储备政策得失83-84
  • 2、粮价控制政策得失84-85
  • 3、粮食赈济及粮食战略政策得失85-86
  • (二) 唐朝粮食政策的现代价值86-89
  • 1、重视粮食储备、确保粮食安全86-87
  • 2、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健全法规制度87-88
  • 3、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促进粮食生产、确保农民利益88-89
  • 参考文献89-93
  • 致谢93-9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94-9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5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红中;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阳;北京政府时期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38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38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