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印佛教文化交流
本文关键词:唐代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印佛教文化交流
【摘要】:隋唐时期是中国与印度佛教文化交流最频繁的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中印之间佛教文化交流的要道之一,表现为不少内地僧人经南方丝绸之路不畏艰险到印度求法,印度高僧也不远万里到蜀地来弘法,同时唐代经南方丝绸之路的中印文化交流对南诏佛教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 南方丝绸之路 唐代 中印佛教文化交流
【分类号】:K242
【正文快照】: 南方丝绸之路是由四川经过云南到达缅甸和印度的一条陆上丝绸之路,是从中国西南方向将中华古文明与世界古文明紧密联系起来的国际交通线,也是欧亚古代文明相互联系的纽带。南方丝绸之路从地理上看是亚洲大陆腹地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结合部,从人类历史和文化上看,则是中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泽洪;贝叶经的传播及其文化意义——贝叶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2 张海超;;南诏大理国佛教文化传入途径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山;;试论唐朝初年的唐丽关系[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黎跃进;;东方古代流散文学及其特点[J];东方丛刊;2006年02期
3 程曼丽;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战略性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1年03期
4 丁超;;考释中罗关系本源深化历史人物研究——读汉学家杨玲教授新著《尼古拉·米列斯库·斯帕塔鲁》[J];国际汉学;2012年02期
5 顾卫星;早期以英语为媒介的中学西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朱影;唐代时日本对中国汉籍的摄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7 毛峰;;如何建构“中国形象”?——从16-18世纪欧洲“中国热”看中华文明的传播角色[J];励耘学刊(文学卷);2008年01期
8 张维佳;;朝鲜汉字音的层次和来历[J];民族语文;2008年05期
9 南晓涵;;在韩教学过程中中华文化传播方式总结兼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金田;2013年05期
10 胡波;;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中的香山买办——兼论近代中外关系的几种研究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2 郑二红;陈立夫科技思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德山;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矗;对话诗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程天芹;王先谦的外国史地著作述论[D];复旦大学;2009年
6 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符丽娃;反映泰国华人社会的泰国文学奖获奖泰文小说之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牟晓林;海外需求对明清景德镇瓷器的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9 刘小路;成都漆器艺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杨静;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D];河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晓林;十八世纪中国瓷绘西洋人物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葛震;中国唐代文化海外传播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姜振华;越南阮朝科举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朱芳瑜;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和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荣耀;意大利与近代中国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宋迎春;唐代汉文化西传西域与东传日本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赵晨诗;论美国汉学到中国学的变迁[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朱伟明;理性旗帜下的关注:论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对中国的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苗芳(Chalalai Thanaruksirithaworn);中国武侠小说对泰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窦艳;传教士与明清之际的中西医交流[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惠q;“贝叶文化”十论[J];思想战线;2000年05期
2 祁庆富;贝叶与中国文化[J];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蓝勇;南方丝绸之路的丝绸贸易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939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39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