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志》所见明代藏事辑考
本文关键词:《河州志》所见明代藏事辑考
【摘要】: 《河州志》是对河州进行专题研究的第一手基础资料。河州有史以来共撰修过七部志书,尤以明吴祯《河州志》和清王全臣《河州志》最为重要。《河州志》中记载了明代河州与藏事相关的政治沿革、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番族风物等诸多历史事项,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明朝对藏区的治理措施。通过对明朝在河州实施的民族政策的研究,可以为当今西北民族地方的稳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更能从深层次上理解当今临夏的民族格局和宗教状况。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对《河州志》的版本及流传进行了分析。本文所用的核心史料是明吴祯《河州志》和清王全臣《河州志》,,因此对两部志书的版本和留存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对其他几部志书进行了简要的评述。第二章对明代河州的行政沿革和二十四关隘进行了论述。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明代河州的茶马问题。通过对河州茶马贸易的形成、发展阶段、交易方式、制度变更等问题的分析,来理解明朝政府对西北纳马番族的控驭程度,以及茶马贸易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各种利弊。第四章具体阐述了明代河州的藏传佛教寺院。从藏传佛教在唐朝中后期传布到河州,至藏传佛教在明代河州时的极度繁盛以致后来的变迁,可以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河州人宗教信仰的转变。第五章以笺证的方式给明代河州有影响力的人物作了传记,以记录他们对河州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明朝 《河州志》 河州 藏事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导言6-11
- 一、学术价值6-7
- 二、研究状况7-11
- 第一章 《河州志》的版本及其流传11-15
- 第一节 明吴祯《河州志》及清王全臣《河州志》11-13
- 第二节 河州的其他几部志书13-15
- 第二章 明代河州的行政沿革及关隘15-24
- 第一节 明代河州的行政沿革15-18
- 第二节 明代河州二十四关18-24
- 第三章 明代河州的茶马问题24-39
- 第一节 明代河州茶马贸易的兴衰24-29
- 第二节 明代河州的纳马番族29-34
- 第三节 《重修河州茶马司记》笺证34-39
- 第四章 明代河州的藏传佛教寺院39-47
- 第一节 藏传佛教在河州的传布39-40
- 第二节 寺院及著名番僧40-45
- 第三节 寺院的变迁45-47
- 第五章 明代河州人物传记笺证47-59
- 第一节 何锁南普(附何铭、何敏》47-51
- 第二节 邓愈51-52
- 第三节 韦正52-54
- 第四节 刘钊54-56
- 第五节 马文升56-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64-70
- 附录一、明代河州大事年表64-68
- 附录二、图版68-70
- 后记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祥;;舒尔哈齐死因考[J];满族研究;2009年02期
2 朱晓艳;;从中西贸易观念差异看明朝衰落的原因[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卜永坚;;盐引·公债·资本市场:以十五、十六世纪两淮盐政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0年04期
4 杨士钰;;明初加强洮州卫建设的原因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李忠民;;明朝北京的皇宫——课本插图简介[J];历史教学;1962年07期
6 王臻;;明前期建州女真与朝鲜、明朝的关系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杨仁飞;;关于澳门历史上“守澳官”和“海道副使”等问题的思考[J];当代港澳;1997年02期
8 石蓥;明初甘肃地区汉藏茶马互市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9 陈祺;;明代辽东马市及其历史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10 高士荣;明代西北推行土司制度原因刍议[J];西北史地;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松义;;明末三饷加派[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2 鲍彦邦;;明代漕粮折征的形式及原因[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3 万明;;明朝政府对澳门的管理述论[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4 张金奎;;明代军户来源简论[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张金奎;;明末屯军自耕农化浅析[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宝日吉根;;试述明朝对所辖蒙古人的政策[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7 ;《满文老档》前言[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8 赵连赏;;明代赐服与中日关系[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9 杨建新;;蒙古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阿勒坦汗[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10 李金明;;闽南文化与漳州月港的兴衰[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田澍;瘟疫肆虐与明朝政府的应对措施[N];光明日报;2010年
2 罗山爱;澳门:与战争三次“擦身而过”[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毛毛;明朝灭亡:争取蒙古的失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Roderich Ptak 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研究所教授 蔡婕华 译;动物:中欧文化交流的另一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修晓波;明朝巡视工作的启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6 许知远;国家的认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陈永袅鋖;代县边靖楼[N];山西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程敏;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N];珠海特区报;2008年
9 记者 李冀;铁心桥发现明朝太监墓[N];南京日报;2006年
10 记者 王天 通讯员 冀全喜;右玉县获“中国古堡之乡”称号[N];朔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锋;中国的海洋—明朝海上力量建设考察[D];厦门大学;2007年
2 赵文;明后期对蒙古策略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孟凡松;郡县的历程[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聪聪;《河州志》所见明代藏事辑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李运通;明朝涉外法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永晋;明代的清军制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曲明东;明代珠池业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鲍刚;政府与民间[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梁海萍;明永乐年间与西域诸国通贡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王玉杰;清入关前与朝鲜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学礼;明朝中日走私贸易关系探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李婧;明朝政府叶赫女真政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刘波;明代隆庆开放后的旅菲华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39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39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