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时期救助鳏寡孤独的理念与措施
本文关键词:清朝乾隆时期救助鳏寡孤独的理念与措施
【摘要】:乾隆帝即位后十分重视鳏寡孤独之人的生存问题,视之为国家责任,并在鳏寡孤独养恤政策方面多所调整和创新。他在完善养济院等救济机构的同时,对未被收入养济院的鳏寡孤独之人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优待。对军队中的孤老无依者,给予钱粮养赡。乾隆帝尤其关注军属中的孤儿寡母生计,一再放宽救济的范围和条件。乾隆时期的鳏寡孤独救助政策与措施在清代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嘉善县史志办公室;
【关键词】: 乾隆 鳏寡孤独 养济院 养育兵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系谱研究”(项目号:10BZS024)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慈善通史”(项目号:11&ZD09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他在位60年,于文治武功都颇有作为。在他的治理下,清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国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与他重视民生的统治理念是分不开的,而鳏寡孤独等社会弱势群体更是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关注。目前学界对于乾隆帝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卫平;普济的理想与实践——清代普济堂的经营实态[J];江海学刊;2000年01期
2 李乔;八旗生计问题述略[J];历史档案;1985年01期
3 陈桦;;清代财政与贫困救助[J];史学月刊;2010年06期
4 张建辉;;关于乾隆收撤“恩赏银两”与生息银两制的存废问题——乾隆收撤生息帑本的时间、条件及其善后[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张小坡;;清代江南宾兴组织的演变及运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廖华生;;清代蚺城的约保[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4 李光伟;;民国道院扶乩活动辨正[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5 郝红暖;;明末至民国前期天津慈善组织的演变与特点[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6 刘鹏;;清末育婴堂的经营实况及育婴效果——以婺源育婴堂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启成;;清末民初刑法变革之历史考察——以人口买卖为中心的分析[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张群;;也谈“夜无故入人家”——评《唐律“夜无故入人家”条源流考》[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徐忠明;杜金;;唐明律例刑讯规定之异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曹伊清;;房地产契证制度与清末社会稳定——以南京地区房地产契证为范例的分析[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李华伟;;基督徒的文化认同与乡土文化变迁的模式——从理念与符号的视角来探讨豫西李村基督徒在葬礼上的冲突与调适[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3 陆明远;;公益与效率: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姚秀兰;;近代中国律师制度探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5 任晓兰;张璇;;从河防律例的实施看清代环境保护[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3年
6 徐鹏;;沦陷时期上海奉贤地区的社会救济[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王尊旺;;慈善与社会控制:明代养济院略论——以福建省为中心的考察[A];明史研究(第十一辑)[C];2010年
8 王启发;;罗汝芳对儒家经典的理会及其思想史意义——以其泛论《四书》、《五经》和专论《语》、《孟》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二辑)——明代国家与社会研究专辑[C];2014年
9 邓志伟;;孟子的同心观[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10 付灄;;浅谈道教与唐代士大夫科举入仕的关系[A];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九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荆杰;近代中国东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861-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俊;晚清审判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7 孙镇平;清代西藏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阿风;徽州文书所见明清时代妇女的地位与权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孙丽娟;清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梁晓军;广西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赵文斌;论唐律中的不孝罪[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5 蒋甲琛;晚清民国时期婺源茶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春君;清康熙朝之强盗案及其司法实践[D];西南大学;2011年
7 宣晓梅;非法侵入住宅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胡聃;浅论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李娜;清代、民国民间惜字信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栋剑;战后武汉社会救济事业研究(1945-1949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彬;;清代福州慈善事业试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乌仁其其格;;清代呼和浩特地区社会救济事业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牛淑贞;;清代中期工赈救荒资金的筹措机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董建中;耗羡归公政策究竟是如何出台的[J];清史研究;2002年02期
5 张建辉;关于雍正对生息银两制的整顿及其在全国军队的推广——清代生息银两制度考论之三[J];清史研究;2004年01期
6 张建辉;关于乾隆收撤“恩赏银两”与生息银两制的存废问题——乾隆的生息银两理论和政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张建辉;关于乾隆收撤“恩赏银两”与生息银两制的存废问题——乾隆复行“公库制”的失败与清厘生息帑本的意图[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王卫平,黄鸿山,康丽跃;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刘永刚;;论清代陕甘地区的慈善机构及其运作[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郝红暖;;清代养济院孤贫救助标准的调整——以直隶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地方志;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亚;明代养济院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2 ;明代的养济院[J];文史天地;2014年06期
3 曾思平;清代广东养济院初探[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李静蓉;;明清时期闽台社会恤政研究——以养济院、育婴堂为例[J];闽台文化交流;2006年04期
5 张宗鑫;;明代山东养济院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胡梦飞;;明清时期苏北地区慈善机构的历史考察——以养济院和育婴堂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付琼;;略论清代养济院制度的发展与演变[J];黑龙江史志;2013年21期
8 王尊旺;;慈善与社会控制:明代养济院略论——以福建省为中心的考察[J];明史研究;2010年00期
9 郝红暖;;清代养济院孤贫救助标准的调整——以直隶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地方志;2009年04期
10 ;南昌“养济院”[J];文史知识;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尊旺;;慈善与社会控制:明代养济院略论——以福建省为中心的考察[A];明史研究(第十一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孔子研究院 李翠;古代养济院及其演变[N];光明日报;2013年
2 吴引年 朱克金;解放前庆元慈善事业简况[N];丽水日报;2010年
3 刘宗志;清代慈善活动的监督机制[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曹先辉;常德的育婴慈善机构[N];常德日报;2012年
5 江西省民政厅 罗文兵 肖文英;江西慈善活动史话[N];中国社会报;2001年
6 ;我国清代台湾的慈善事业(三)[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宋亚平;“养恤赈济”和基础设施建设[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雅楠;明清养济院与民国救济院的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2 董龙博;地域管理与社会组织运行[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朱湘丽;清代重庆地区养济院和育婴堂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宗鑫;明清时期山东慈善组织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莎莎;明清山东慈善事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41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4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