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熙宁变法看中国历史中的理性法制诉求
本文关键词:从熙宁变法看中国历史中的理性法制诉求
【摘要】:熙宁变法在现代历史视野中长期被关注的焦点是变革与保守的冲突,而本文提出,理性法制诉求是其变革求新的方向和内容,因而是其更本质的特征。这一本质特征呼应着北宋时期出现的各种现代特征,是中国历史内部自生的现代性内驱力,是现代法治文化的重要客观内容。关注和讨论这一问题,旨在反对一个普遍成见,该成见认为现代法治文化只根源于现代西方国家,将中国历史笼统称为人治的、反现代的历史,因此法治建设只能简单复制西方现代经验和模式。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法治文化研究应重视中国经验。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熙宁变法 法制 法治文化 中国经验
【分类号】:D929;K244
【正文快照】: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主流政治文化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其权威认同和行为准则并非建立在社会政治结构的现实需要之上,而是建立在对祖先、圣人经典的传承认同之上,这决定了其保守主义立场;二是其权威认同和行为准则不是以法律、制度形式存在的客观行为规范,而是以文化、道德认同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胜宽;;财富分配与官民利益博弈之争:北宋熙宁变法及启示[J];求索;2013年10期
2 王荣科;熙宁变法的政治文化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易中天;;熙宁变法与新旧党争[J];国学;2012年10期
4 屈超耘;熙宁变法记[J];税收与社会;2001年06期
5 王兆宁;;熙宁变法失败的反思[J];大家;2011年09期
6 赵丹丹;;熙宁变法时期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李国强;;论北宋熙宁变法的实质[J];史林;2011年02期
8 陈栋;北宋国情与熙宁变法[J];晋阳学刊;1990年06期
9 王祥春;;从“青苗法”看熙宁变法的不现实性[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李真真;;宋人“党”观念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肇兴;;明朝为什么不向海上发展[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晗;换个角度看“熙宁变法”[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李迎博 通讯员 李舸;“熙宁变法”虽失败 税收理念影响远[N];洛阳日报;2012年
3 俞兆鹏;严肃而高雅的历史小说[N];光明日报;2007年
4 周泰宇;四决纹宫钱影射“熙宁变法”[N];中国商报;2005年
5 刘文华;王安石大斗司马光[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6 李存山;关于列宁评价王安石的一个误引[N];光明日报;2004年
7 心理学博士 岳晓东;王安石:行为过激的偏执狂[N];北京科技报;2006年
8 邢贲思;王安石的“新政”和“新学”(下)[N];学习时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洪敏;论熙宁变法和宋辽划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东霞;王安石的个性与熙宁变法[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真真;蜀党与北宋党争[D];山东大学;2007年
4 于忠玺;试论王安石保甲法的地位和作用[D];山东大学;2010年
5 滕悦;王安石社会控制体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6 赵骥;取孟越韩,,治道合—王安石政治改革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41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4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