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的艺术文化
发布时间:2017-09-29 18:35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的艺术文化
【摘要】: 西北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兴起发展的源点之一,文化底蕴深厚,绚丽多彩。明清两朝又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兴盛,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西北地区的艺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历代相继传成,创新发展。五代两宋以降,随着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从西北的移去,这里的艺术文化发展水平渐次与内地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差距,然而时至明清两代,在中央政权的统治日趋加强,和对西北地区的有效管理以及持续开发中,使得西北地区艺术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向,形成了不同于前代的新特点。本文主要从整理归纳明清时期西北地区艺术文化发展的整体状况中,对这种新趋向、以及与内地艺术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原因做初步探究。以便达到对西北地区这类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并对将来的继承创新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明清时期 西北地区 艺术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8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8
- 二、研究现状8-12
- (一) 综合研究著作类8-9
- (二) 研究论文类9-12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的艺术概况12-47
- 一、书法艺术12-24
- (一) 帖学兴盛的西北书法12-14
- (二) 行草狂肆的西北书法14-16
- (三) 隶书中兴、碑学兴起之际的西北书法16
- (四) 书法理论及刻帖16-24
- 二、美术艺术24-38
- (一) 绘画艺术24-32
- (二) 雕塑艺术32-34
- (三)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34-38
- 三、音乐艺术38-43
- (一) 风清浓郁的少数民族音乐38-40
- (二) 丰富多彩的民歌与小调40-42
- (三) 引人入胜的戏曲音乐42-43
- 四、舞蹈艺术43-47
- (一) 汉族民间舞蹈艺术43-45
- (二)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45-47
- 第三章 艺术文化的特点47-53
- 一、地域性47-48
- 二、民族性48-49
- 三、宗教性49-50
- 四、民间性50-52
- 五、多元性52-53
- 第四章 西北艺术文化与内地的差距53-60
- 一、西北经济文化中心移去的影响53-54
- 二、西北经济文化军事等角色转变的影响54-56
- 三、阶级压迫,,民族、宗教矛盾冲突的影响56-57
- 四、艺术文化自身衰落的影响57-59
- 五、客观条件的影响59-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6
- 后记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勇强;;试论宋代西北地区的草原火患——兼与明代烧荒的比较[J];西夏研究;2010年04期
2 段立欣;;今天有“奇异雹”[J];课外生活;2009年Z1期
3 杨文s
本文编号:943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4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