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西晋管理东北地区体制之演变
本文关键词:汉魏西晋管理东北地区体制之演变
【摘要】:汉魏西晋时,中原王朝管理东北地区的体制存在较大变化。两汉时期虽然沿袭了先秦时期的册封制度,但在少数民族管理上郡县体制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从东汉末年公孙度专制辽东时起,曹操于襄平(今辽宁辽阳)设置东夷校尉,以此作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主管机构。东夷校尉设置之初,可能由公孙氏兼任,但此时期东夷校尉的作用并没有凸显出来。司马懿平定辽东后,辽东郡县归属幽州,东夷校尉衙署虽设在襄平,但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事务主要由州郡负责。西晋时,设平州于襄平,但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则是以东夷校尉为主,由此形成了一种职责相对分明的二元管理体制。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汉魏西晋 东北地区 二元管理体制
【基金】: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许昌学院魏晋隋唐历史文化研究重点项目(2014-WJ-04)
【分类号】:K235
【正文快照】: 中国历史上,东北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众多少数民族在此生息繁衍,为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汉魏时期,“中原封建王朝除了对东北地区各民族实行传统的分封朝贡制的统辖方式之外,又开始在民族地区推行郡县制度,设置统辖、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地方机构和具有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妮娜;汉魏时期东北地区的民族设置与治理[J];北方文物;2001年04期
2 程尼娜;护东夷校尉考[J];北方文物;2004年04期
3 张国庆;;东汉“辽东属国”考略[J];历史教学;1990年02期
4 程尼娜;;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初探[J];学习与探索;2010年03期
5 张国庆;西晋至北魏时期“护东夷校尉”初探[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6 赵红梅;;从朝鲜半岛到辽西——汉晋之际乐浪郡变迁[J];学术交流;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曹洁;;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段伟;;西汉黄河水患与防治制度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沈一民;;论9世纪前中国对鄂霍次克海的认识[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光;;渤海国——东亚古代璀璨的流星在医巫闾山的文化遗痕[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10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吴启慧;试论辽代契丹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芳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北地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李大龙;从高句骊县到安东都护府──高句骊和历代中央王朝关系述论[J];民族研究;1998年04期
4 李云泉;;朝贡制度的理论渊源与时代特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3期
5 张国庆;西晋至北魏时期“护东夷校尉”初探[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兆飞;房奕;;东夷校尉与汉晋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3期
2 张国庆;西晋至北魏时期“护东夷校尉”初探[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3 石冬梅;;唐前期的东夷都护府[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4 岳愿举;西晋“八王之乱”的社会基础[J];咸宁师专学报;1993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房奕;东亚国际秩序瓦解过程中的中古各国关系[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焕宽;魏晋南朝民族地区校尉郎将制度考[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5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4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