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研究史
发布时间:2017-09-30 04:31
本文关键词:“金匮之盟”研究史
【摘要】: 本文系统论述了古今学者有关“金匮之盟”的研究,如北宋时期关于“金匮之盟”的各种记载,南宋时期有关“金匮之盟”的评价性记载,元代的研究性记载和不同的观点,明代于慎行、王夫之等人的研究,清人的记录,20世纪20-40年代国内“伪造说”的探讨和研究,60-80年代海内外学者的研究,90年代以“证真说”的坚实崛起为特点的研究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以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纵贯古今的各家研究史作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比较,力图从“学术史”的角度讲清楚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研究的贡献和得失。
【关键词】:“金匮之盟” 研究史 “证真说” 学术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导言: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10-12
- 第一章 北宋时期关于“金匮之盟”的各种记载12-17
- 一、王禹PA的《小畜集》和《建隆遗事》12-14
- 二、丁谓《丁晋公谈录》14
- 三、文莹《玉壶清话》14-15
- 四、司马光《涑水记闻》15-17
- 第二章 南宋时有关“金匮之盟”的评价性记载17-25
- 一、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7-18
- 二、王PA《东都事略》18-19
- 三、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19-21
- 四、其它史料21-25
- 第三章 元代的研究性记载25-28
- 一、《宋史》的记载25-26
- 二、元代其它关于“金匮之盟”的记载26-28
- 第四章 明清人的研究28-32
- 一、明人的研究28-29
- 二、清人的研究29-32
- 第五章 “伪造说”的首次出现32-35
- 第六章 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真伪问题“肯定说”和“伪造说”并存35-42
- 一、民国时期对“金匮之盟”真实性的肯定35-38
- 二、对“金匮之盟”真实性的否定:“伪造说”在学术上的确立38-42
- 第七章 六十至八十年代学者的研究42-47
- 一、“伪造说”的延续42-45
- 二、对伪造说的微约质疑45-47
- 第八章 九十年代“证真说”的坚实崛起47-59
- 一、关于“三传约”和“独传约”47-50
- 二、太祖传位遗诏的“有无”问题50-53
- 三、关于五代宋初传立观念的变化53-54
- 四、对“五大破绽说”的颠覆54-57
- 五、《真伪考》的历史意蕴57-59
- 第九章 “证真说”的影响及学术意义59-65
- 一、“逼迫”证伪说部分修改观点,,并开始关注以往从未关注的领域59-60
- 二、“一家之言”的真正确立60-61
- 三、对宋代政治的全新认识和“新宋史观”的建立61-65
- 结论及进一步讨论的问题65-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7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冠环;;“金匮之盟”真伪新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3年03期
2 李强;;“金匮之盟”的是是非非——对一桩宋史学术旧案的再认识[J];晋阳学刊;2008年05期
3 张其凡;;宋太宗论[J];历史研究;1987年02期
4 邓广铭;;试破宋太宗即位大赦诏书之谜[J];历史研究;1992年01期
5 施秀娥;宋太宗继统考略[J];齐鲁学刊;1989年06期
6 王育济;“金匮之盟”真伪考——对一桩学术定案的重新甄别[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7 李裕民;揭开“斧声烛影”之谜[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8 孔学;“金匮之盟”真伪辨[J];史学月刊;1994年03期
9 刘安志;近年来“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研究述评[J];史学月刊;1995年01期
10 王育济;宋太祖传位遗诏的发现及其意义[J];文史哲;1994年02期
本文编号:946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4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