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政权的历史合理性

发布时间:2017-09-30 12:39

  本文关键词:刘渊政权的历史合理性


  更多相关文章: 十六国 刘渊 中原 文明 影响


【摘要】: 纵观我国游牧民族的发展变迁史,其总趋势是绝大多数游牧民族的主体不是向南发展融入汉族转化为农耕民族,便是向西发展转化为农耕或半农半牧民族.交替变化的历史过程.其原因在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民族更替频繁。 南匈奴投降后,匈奴人逐渐入塞定居,刘渊的父亲刘豹在三国魏武帝曹操分五部匈奴时被任命为左部帅,居于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刘渊少年时代,酷爱读书,以当时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名士崔游为师,遍习《诗经》、《周易》、《尚书》等儒学经典。又博览《史记》、《汉书》和诸子学说,因此汉化程度较高。传统史学观念因为受民族偏见的影响,对刘渊的认识基本局限于他改变了中华大汉主义的封建局面这一领域,成了一个破坏中原社会统治秩序的乱臣贼子。因此才会对以其为首,鲜卑、羯、氐、羌紧随其后建立的中原少数民族政权称之为“五胡乱华”。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刘渊是匈奴,在中华民族为整部分的前提下,当时的匈奴是其中不可分割的的一部分,本文依据当时的历史形式以及刘渊本人的雄才韬略,从客观史实出发,改变这种传统的历史“正统”观念,仅从正面分析刘渊政权在中原的建立,对中华传统文明造成的种种影响。
【关键词】:十六国 刘渊 中原 文明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8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绪论7-11
  • 第一节 对于刘渊政权的概论7
  • 第二节 关于刘渊政权研究现状、论文选题以及研究方法7-11
  • 一、前人研究成果7-9
  • 二、选题意义和目的9-10
  • 三、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10-11
  • 第二章 匈奴政权概论11-13
  • 第一节 刘渊种族的渊源11
  • 第二节 匈奴的政权组织11-13
  • 第三章 刘渊建立政权的条件13-19
  • 第一节 自身的政治优势13-15
  • 一、匈奴五部政权组织13-14
  • 二、刘渊的出生14-15
  • 第二节 汉文化对刘渊的深刻影响15-19
  • 一、至诚孝德15-16
  • 二、吸收先进儒家文化16-18
  • 三、自身实力增强18-19
  • 第四章 刘渊建立政权的历史背景19-35
  • 第一节 匈奴经济的发展19-20
  • 第二节 民族力量的变化20-28
  • 一、匈奴的内迁20-26
  • 二、匈奴内迁原因26-27
  • 三、中原人口的相对减少27-28
  • 第三节 汉族内部、汉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重重28-35
  • 一、汉与内迁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28-30
  • 二、汉族内部的矛盾30-32
  • 三、刘渊政权的建立32-35
  • 第五章 刘渊建立政权对中原的影响及意义35-50
  • 第一节 胡汉分治的革新制度35-37
  • 一、匈奴本族的军事基础35
  • 二、氐族的支持力量35-36
  • 三、部分官员以汉制任命36-37
  • 第二节 搭建了汉族接受异族统治的心理平台37-38
  • 第三节 改变了中原传统封建格局、影响了中原的文化生活38-44
  • 一、匈奴受汉文化的影响38-41
  • 二、汉人受匈奴的影响41-44
  • 第四节 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44-47
  • 第五节 关于正统观念的正伪之争47-50
  • 参考文献50-51
  • 参考资料51-52
  • 后记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小荣;屠各刘渊即匈奴大单于位探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8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48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2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