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赦免制度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30 16:03
本文关键词:汉代赦免制度探析
【摘要】: 赦免制度作为刑罚消灭制度,具有与严苛法律相反的特点,通过对重刑和酷刑的离弃,体现了任何事物及国家的运作皆是一张一弛。赦免制度是古今德政的体现,具有缓解法律之严苛、弥补法律之不足的功用。适当运用赦免制度,还能促进社会和解,维护社会稳定。因此,赦免制度在中国法制发展史及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发展至今的赦免制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汉代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赦免制度的确立时期。因此,汉代赦免制度的运作,对巩固封建君主专制政权,健全中国法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汉代经济的发展、主流意识的变化、统治政策的调整,都为赦免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可能。 汉代赦令的颁行具有名目多、次数频繁、程度不同的特点,奠定了后世赦免制度的基础。汉代赦令颁行的盛况空前,展示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了赦免制度的实质。由于皇帝绝对控制赦免权,下达赦令并非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产物。汉代赦免制度难免存在弊端,赦免制度如同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因此,只有正确认识赦免制度的功能和弊端,趋利避害,才能真正发挥赦免制度的作用。
【关键词】:汉代 简牍 赦免制度 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4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5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7
- 二、研究现状7-14
- 三、研究方法14-15
- 第一章 汉代赦免制度的类型15-46
- 一、按赦免范围划分16-30
- (一) 大赦16-28
- (二) 曲赦28-30
- 二、按赦免对象划分30-36
- (一) 别赦30-32
- (二) 赦徒32-36
- 三、按赦免方式划分36-46
- (一) 赦降36-40
- (二) 赎免40-46
- 第二章 汉代赦免制度实行的背景46-76
- 一、汉代赦免制度实行的必然性因素46-73
- (一) 经济根源46-50
- (二) 政治根源50-61
- (三) 思想根源61-73
- 二、汉代赦免制度实行的偶然性因素73-76
- (一) 因政治形势而行的赦令73-74
- (二) 因军事形势而行的赦令74-76
- 第三章 汉代赦免制度执行的流程及特点76-82
- 一、执行的流程76-78
- 二、执行的特点78-82
- 第四章 汉代赦免制度利弊的评价82-89
- 一、汉代赦免制度的功用82-86
- 1、应对政治危机,促进社会和解82-83
- 2、缓和社会矛盾,弥补法律缺失83-84
- 3、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84
- 4、修正法律误判,节约司法资源84-85
- 5、彰显皇帝恩德,增强社会合力85-86
- 二、汉代赦免制度的弊端86-89
- 1、有损法律的权威86
- 2、助长侥幸心理86-87
- 3、不利司法公正87-88
- 4、不利社会稳定88-89
- 结论89-90
- 参考文献90-93
- 后记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阴建峰;;论赦免的概念及其属性[J];法学家;2005年04期
2 赵克生;权变与策略:中国古代赦免制度的功能透视[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车佐贤;从出土简牍看秦汉法律制度的继承和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4 冉飞,韦丹;论神权法思想对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影响[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阴建峰;;大赦制度新论[J];河北法学;2006年06期
6 邬文玲;;赦令与汉代政治的良性运行[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7 曹旅宁;;张家山汉律赎刑考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吕友仁;《文献通考·刑考》赦宥一目补正[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9 赵克生;中国古代赦免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胡晓明;;汉代大赦考述两题[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邬文玲;汉代赦免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凤娟;赦免制度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9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4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