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卫所军制下的清勾制度

发布时间:2017-10-01 02:14

  本文关键词:明代卫所军制下的清勾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卫所 清勾制度


【摘要】: 明代实行军籍世袭基础上的卫所军制,军制甚是严格,但是终明一代,其流弊也很深。明代军制种种弊端的出现,导致卫所军士大量逃亡。为惩治逃亡,弥补缺伍,明政府采取的重要措施就是清勾。清勾制度旨在清理军伍,勾补军士,以保证国家有兵可用。随着明朝清勾行动的开展,清勾制度逐步地确立、完善;清勾条例也渐渐地充实、详备直至繁杂。然而,清勾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它不仅没有遏止军士逃亡,达到充实军伍的目的;反而成了一项扰民、病民之策。总体而言,清勾制度是一项失败的制度。有明一朝,军士逃亡不断,清勾制度就一直没有被废除。直至明朝灭亡,清勾制度才退出历史的舞台。清勾制度的出现及其演变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卫所军制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的原因、研究现状分析及本文研究的史料来源。 第二章:明代卫所军制下清勾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原因。本章从古代历史上惩罚军士逃亡的法令说起,谈到明代的清勾制度。然后追溯了清勾制度实施的背景,并结合明代军制本身和军士的具体生活状况等分析了明代军士逃亡的原因。 第三章:明代清勾制度的演变过程。明代的清勾制度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面对大量的,不断的军人逃亡,明政府在不同的时期,逐步制定了一系列的清勾条例和规章制度。它经历了一个从初创到基本确立,然后逐步完善,最后伴随着明朝的灭亡不复存在的过程。 第四章:明代清勾制度的评价。清勾制度在明代前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明中后期收效却甚微;同时它对明代社会、财政、军事方面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最后,对清勾制度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语:概述研究结果,指出本文不足之处。
【关键词】:明代 卫所 清勾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8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第一节 选题的动机9-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10-11
  • 第三节 史料来源11-13
  • 第二章 明代清勾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军士逃亡的原因13-31
  • 第一节 历代惩罚逃军的法令13-15
  • 第二节 明朝清勾制度的背景15-17
  • 第三节 军士逃亡的原因17-29
  • 第四节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明代清勾制度的演变过程31-43
  • 第一节 洪武时期的清勾制度31-33
  • 第二节 宣德时期的清勾制度33-36
  • 第三节 正统至弘治时期的清勾制度36-39
  • 第四节 正德以后的清勾制度39-42
  • 第五节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明代清勾制度的评价43-50
  • 第一节 清勾的效果43-44
  • 第二节 清勾对明朝社会经济和军事的影响44-46
  • 第三节 清勾制度失败的原因46-48
  • 第四节 本章小结48-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文彬;明朝蓟镇卫所及其人员生活状况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51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51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