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元代多元并生的文化特质

发布时间:2017-10-01 17:38

  本文关键词:试析元代多元并生的文化特质


  更多相关文章: 元代文化 蒙古文化 西域文化 汉文化 宗教文化


【摘要】:由蒙古族肇建的元朝在文化上有着多元的构成。这多元文化中,蒙古文化虽然相对落后,但却没有放弃主导地位;西域商业文化虽然受到汉文化抵触,但也是重要的一元;积淀深厚的汉文化依旧处于强势的主体地位,在元代有所发展。由于统治者的倡导,族群的复杂,元代宗教文化也呈现出多元的样态,不同宗教间从抵触走向接触,甚至出现融合的迹象。元代文化多元包容,蒙古、色目等"他者"文化得到尊重认同,这都可以说是元代文化的特质,也可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元代文化 蒙古文化 西域文化 汉文化 宗教文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元代文化精神与多民族文学整体研究”(项目编号:10AZW003)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二期项目“中国语言文学”(PAPD)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7
【正文快照】: 元代社会,地分南北、人有华夷。大量的蒙古、西域人内迁,并且游牧民族蒙古族成了统治民族;具有商业文明底蕴的西域部族也成了统治阶层;汉族人口众多,汉文化底蕴丰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指出:“人类文化大别不外游牧、农耕、商业三类型,游牧、商业起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富有;;元上都对蒙古族文化独立性的意义——以元上都扈从诗为主要材料的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查洪德;;“海宇混一”鼓舞下的元代盛世文风[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2000年01期

2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3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4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朱仰东;;“郭孝子寻亲”本事再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赵华富;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陈瑞;;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5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7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10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8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芝;万历朝的市民运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莹;清代东北地区物产变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飞;陈维崧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要琦;李东阳法律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屈文军;;元世祖“以夏变夷”、“信用儒术”辩[J];暨南史学;2013年00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启[n;;丰富多彩的清代蒙古文化[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都星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与蒙古文化研究所举行学术座谈会[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954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54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f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