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晚期韦、顾、昆吾等方国地望研究
本文关键词:夏代晚期韦、顾、昆吾等方国地望研究
【摘要】:探寻夏代晚期东方地区韦、顾、昆吾等方国的地望,应遵循六项研究原则。分析发现,现今有关三方国地望的各种观点皆有一定的弊端或疑窦。郑州地区完全符合探寻三方国地望的六项研究原则,把三方国地望确定在今郑州地区最为适宜。由于今郑州市区、荥阳大师姑、新郑望京楼等地分别发现了大型方国城址或中心聚落,文献又有三地分别为韦、顾、昆吾三方国故地的记载或旁证,而且这三地的方位还符合商汤伐夏由东往西或西南的路线顺序,故三方国地望分别位于此三地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韦 顾 昆吾 方国 地望
【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4-YXXZ-10)
【分类号】:K222
【正文快照】: 。夏代晚期,夏王朝在周边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具有军事重镇功能的方国,其中韦、顾、昆吾是东方最为重要的三个方国,其对夏国家政权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三方国的地望,对于探讨商族的起源以及夏、商王朝的更替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有关此三个方国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锋;;郑州大师姑城址商汤韦亳之我见[J];考古与文物;2007年01期
2 徐昭峰;杨远;;郑州大师姑发现的早商文化与商汤灭夏[J];考古与文物;2008年05期
3 王震中;甲骨文亳邑新探[J];历史研究;2004年05期
4 张国硕;;望京楼夏代城址与昆吾之居[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黄盛璋;;《孙膑兵法·擒庞涓》篇释地[J];文物;1977年02期
6 邹衡;;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J];文物;1978年02期
7 陈立柱;夏末葛国考[J];殷都学刊;2003年03期
8 张国硕;商汤“还亳”考辨[J];殷都学刊;1997年03期
9 王晖;汤都偃师新考——兼说“景亳”、“慄薄”(郑亳)及“西亳”之别[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2期
10 宋豫秦;夷夏商三种考古学文化交汇地域浅谈[J];中原文物;199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柱;亳在大O>说[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2 陈立柱;;两种视野下的炎帝研究与其给出的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周书灿;;商代对江淮地区的经营——兼论江淮地区的文明化进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丹;;带指事性质的象形字与指事字辨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5 侯宏堂;阴阳观念产生的三个基本来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范正红;殷商甲骨断代论著札记(三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7 李学勤;论殷墟卜辞的新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庞慧;“榐”与“y贰奔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过常宝;;论先秦工匠的文化形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田建文;;让材料牵着鼻子走[J];北方文物;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昭峰;;郑州商城的建造及其性质谈[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郑邦宏;;殷墟甲骨“翌+纪日”小探[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4 李发;;试论甲骨军事刻辞的语义角色[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5 李令福;;郑州列入“中国八大古都”的原因、过程及启示[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六辑)[C];2013年
6 韩德民;;夏商周:儒家社会理想的历史前提[A];国际儒学研究(第二辑)[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发;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8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郜同麟;宋前文献引《春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林苏闽;西汉儒学的自然主义转型董仲舒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杰;豫东地区夏商时代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玲;《尚书·盘庚上》疑难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美;甲骨女性卜辞语言文化分期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石会鹏;《国语》民神观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伟乾;古文字构件朝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战伟;夏商时期陶大口尊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颖娜;甲骨卜辞所载商晚期刑罚考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博;河北地区所见先秦时期有铭兵器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平;《说文解字》第三、四篇误释字汇考[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春梅;上古至中古人体降落类词汇系统演变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迅;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陈昌远,陈隆文;论先商文化渊源及其殷先公迁徙之历史地理考察(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陈昌远,陈隆文;论先商文化渊源及其殷先公迁徙之历史地理考察(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马世之;;颛顼活动地域地理新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宋豫秦;;论鲁西南地区的商文化[J];华夏考古;1988年01期
6 安金槐;;对于郑州商代南关外期遗存的再认识[J];华夏考古;1989年01期
7 ;郑州洛达庙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89年04期
8 李维明;;试论曲梁、岔河夏商文化遗址的分期[J];华夏考古;1991年02期
9 ;河南巩县稍柴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3年02期
10 ;河南密县黄寨遗址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海方;;马海方国画欣赏[J];世界知识;2007年11期
2 方国兴;;方国兴瓷画艺术[J];景德镇陶瓷;2007年04期
3 方国兴;;方国兴作品欣赏[J];景德镇陶瓷;2008年04期
4 马海方;马海方国画作品选[J];新闻与写作;1996年05期
5 马海方;;马海方国画作品[J];美术界;2005年04期
6 陈全方 ,尚志儒;陕西商代方国考(二)[J];中原文物;1990年03期
7 岳红琴;商代的方与方国[J];天中学刊;2005年03期
8 何平立;;商代巡狩征伐与方国关系论略[J];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01期
9 方国宏;;难忘同乡兄长方国元[J];黄埔;2013年01期
10 张戌谊 ,庄静如 ,王非;前戴尔亚太区国际采购管理总部总经理方国健谈11年戴尔生涯 在高峰处激流勇退[J];多媒体世界;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方国[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雄 蔡松溪 林榕庆;方国兴捧出100多个“金饭碗”[N];闽南日报;2009年
2 张之代 孙晓平 陈洪明;“大家富才是真的富!”[N];黄山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丁继民;“做人就该有点奉献精神”[N];中国煤炭报;2007年
4 陈平;煤机大王方国胜[N];中国工业报(中国机电日报 );2004年
5 杜勇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夏商时期方国地位下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陈科;方国渊:调研要当“学习”委员[N];四川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海军;实业报国 富而近仁[N];各界导报;2005年
8 章海霞;方国溪:设计的方式[N];中华建筑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刘学斌;IC芯片国产化战略将启 同方国芯成产业受益者[N];通信信息报;2014年
10 邓聿文;企业家 应该以什么方式退出[N];经理日报;2002年
,本文编号:955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5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