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逃军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5:49
本文关键词:明代逃军问题研究
【摘要】: 军队是维护国家政权巩固和运转的政治工具,也是君主专制统治赖以存在的武力基础。明朝在历史上存在了276年,是一个统一的朝代。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军队的建设,明代当然也不例外。明代的军制总的来说分为前期和中后期,前期以卫所军制为主,中后期转以卫所制与募兵制相结合。在使明王朝衰亡的诸多因素中,军事力量的衰败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影响军力衰败的关键性因素,则是军士们大量的无休止的逃亡。在战争中无军可用,那结果就可想而知。 逃军现象在明代文献中有大量的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可知逃军现象在明代不仅常见,而且愈演愈烈。逃军在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为何明代特别严重呢?这其中一定有其深层内在的原因。如此多的军士缺伍,这么多的人口,他们脱离军伍后,都去向了哪里?逃跑军士的去处,直接影响到明代社会的稳定。面对军士的大量逃亡,官府为解决这个问题,推行了清勾制度,此制在明代前期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明朝廷的腐朽,中后期渐渐暴露出种种弊病,成为了一种扰军、扰民的制度。因卫所军士的大量缺失,使明代的军事战斗力逐渐衰弱,不足以应付中后期的战争,所以募兵制渐渐兴起、发展,甚至后期许多地方募兵的数量已大大超过了卫所军。在募兵制弥补了卫所军制的缺点,展示其优点的同时,其产生的弊端也越来越多。募兵的费用逐渐增加,养兵成本不断提高,而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各边的养兵需要,年例银拖欠且数额越来越大。这样,在面对战争的时候,政府只能依靠加派田赋的办法来筹集军饷,沉重负担由广大农民来承担,这最终埋葬了明王朝的统治。到明代后期,国家渐渐失去了对募兵的控制,募兵制的优点消失殆尽,此时的士兵已无法承担起保卫国家的责任。士兵们因朝廷拖欠年例银而生活困苦,继而也选择逃跑,跟饥民联合起来,共同走上了反抗明王朝统治的道路。 可以说,由于卫所制度、军户制度和明代军事制度本身暴露出来的问题,导致了军士的大量逃亡,而政府采取的清勾制度和募兵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明代军队的人数与质量,但事与愿违,正是因为由军士逃亡,到卫所制的废弛,清勾制度的实施及募兵的兴起、发展、衰落,这一因果效应,给明代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统治的衰亡。
【关键词】:明代 逃军 清勾 募兵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0
- 第一节 选题的动因8
- 第二节 研究成果综述8-10
- 第一章 明代逃军现象10-14
- 第一节 从时间顺序上说明10-11
- 第二节 从空间方位上说明11-14
- 第二章 明代逃军出现的原因14-23
- 第一节 军户地位低下14-16
- 第二节 军户负担沉重16-19
- 一、正役与重役16
- 二、屯军份地亩数不足,军官大量侵吞16-17
- 三、军官占役现象严重17-18
- 四、军队军饷不足,军官克饷18-19
- 五、生产条件恶劣19
- 第三节 边班制与京操制之苦19-21
- 一、边班制度19-20
- 二、京操制度20
- 三、军士苦不堪言20-21
- 第四节 内臣监军使军风败坏21-23
- 第三章 官府对逃军的处置23-29
- 第一节 清勾制度23-27
- 一、编订军黄册23-24
- 二、清查军伍24-25
- 三、跟捕与勾补25-27
- 第二节 宽限政策27-29
- 第四章 明代逃军问题的影响29-40
- 第一节 军屯破坏、卫所制败坏、募兵制兴起29-35
- 一、屯田荒芜,卫所军逃为募兵29-30
- 二、卫所凋敝,战斗力下降30-31
- 三、募兵制的作用31-35
- 第二节 清勾危害、弊端丛生35-38
- 一、清勾对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造成消极影响35-36
- 二、清勾对明代军政的重要影响36-37
- 三、军户、军丁对清勾制度的抵抗,恶性循环出现37-38
- 第三节 逃军增多、社会动荡因素增加38-40
- 一、为僧、道不事生产,社会生产力降低38
- 二、为寇为盗,对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威胁38-39
- 三、立籍境外,如入虏方,影响军事战争39-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个人简历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廷元;略论明代辽东军户[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2 刘金祥;明代卫所缺伍的原因探析——兼谈明代军队的贪污腐败[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3 顾诚;谈明代的卫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4 赵毅,胡凡;论明代洪武时期的北部边防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04期
5 马自树;明代军队衰弱的内在因素[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年02期
6 赵艳霞;;明代军屯及其私有化[J];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陈表义,谭式玫;明代军制建设原则及军事的衰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8 傅顽璐;;明代军屯制度沿革[J];军事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9 唐景绅;;明初军屯的发展及其制度的演变[J];兰州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10 李龙潜;明代军户制度浅论[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本文编号:983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8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