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汉西南夷经略看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本文关键词:从两汉西南夷经略看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摘要】:两汉王朝经略西南夷的曲折历程,在中国古代边疆经略史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反映出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形成历程,是各族人民不断战胜边疆艰苦的自然环境、边疆与内地融为一体的过程,也是在"大一统"思想引导下不断与边疆无用论的观念作斗争的过程。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而非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历史上各族人民历经艰难曲折、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两汉 西南夷 疆域 大一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ZD136
【分类号】:K234
【正文快照】: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已初具雏形,此后经过统一与分裂的反复考验,以及疆域范围的多次盈缩变迁,最终在清代康乾时期完成定型。探究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的原因与历程,既是中国古代史的基础研究课题,也是揭示当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基础的一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介生;;中国古代边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历代王朝边疆争议的分析[J];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2 黎小龙;徐难于;;两汉边疆思想观的论争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边疆思想的形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张妍;张广才;;对黑龙江赫哲族文化认识与保护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3 赵鹏;;长城区域民族节庆体育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12期
4 罗雄岩;;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教学规律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王昕;;浅析斯琴塔日哈蒙古族舞蹈教材的构建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刘少虎;;历代屯垦绩效对民国新疆的中华民族认同影响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王国强;杨绍昌;;论边疆民族地区国防教育中的认同问题[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王东;任屹立;;从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探析我国的民族教育理念[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杜婕;;试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培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4期
10 李丽萍;;浅析新疆宗教和谐对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永斌;中国汉族北方母系起源的遗传学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周小艺;兴盛、衰落与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韩澄;北京传统首饰技艺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耿毅;白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贤军;广西白裤瑶村落体育文化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马俊勇;广西田林县平山村木柄瑶铜鼓舞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吐尔逊阿依·吐拉买提;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黄玉芳;改革开放以来银川市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武应明;改革开放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道军;语文学习方式对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尚奎;133团九连维吾尔族文化变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张燕;吐鲁番木卡姆的社会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赵燕;国家文化安全背景下新疆边境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0 周晓远;近代中国回族团体组织对新式教育的贡献(1906-1938)[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安介生;中国古史的“万邦时代”——兼论先秦时期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渊源与地理格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安介生;“华夷”五方格局论之历史渊源与蜕变[J];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04期
3 李大龙;西汉派往西域的使者述论[J];民族研究;1990年06期
4 崔明德;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以吐蕃与唐朝关系为例[J];文史哲;2009年04期
5 李大龙;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01期
6 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1期
7 毕奥南;;历史语境中的王朝中国疆域概念辨析——以天下、四海、中国、疆域、版图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2期
8 李大龙;;“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轨迹——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六[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03期
9 李大龙;;试论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与特点[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庆富;;两汉时代的西南夷[J];历史教学;1982年02期
2 孔德明;;两汉文化沾渐西南夷述略[J];西南学刊;2011年00期
3 程印学;试论西汉对西南夷地区的经略与开发[J];理论学刊;2005年05期
4 石硕;汉代西南夷之“夷”的语境及变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5 赵炳清;;司马相如与通“西南夷”[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肖燕;;略说“西南夷”[J];文史杂志;2009年02期
7 陈东;;汉代西南夷之“徙”及其去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6期
8 段渝;;西南夷考释[J];天府新论;2012年05期
9 尹建东;王勤美;;试论汉代西南夷早期豪族的形成条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10 尤中;;汉fIfB期的“西南夷”[J];历史研究;195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弘;;西南夷地区城市的形成及其功能[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禹明先;;贵州夜郎史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鲁正清;汉代在“西南夷”[N];云南日报;2001年
2 萧易;汉代蜀地西南夷[N];成都日报;2006年
3 彭邦本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由夷而夏:古代巴蜀与西南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曹大为;滇东古长城之我见[N];光明日报;2002年
5 张宏宏;汉文化的传入普及与大理女性[N];大理日报(汉);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竞恒;西南夷酋邦政治组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吕红亮;西南夷身体装饰品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94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9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