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初政党林立到五四社团繁荣之嬗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22:16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了政党林立的奇特景观。各派政党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并积极参政议政。然而,经过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打压,民初政党在短时期内要么分化瓦解、销声匿迹;要么成为军阀操纵的政治玩偶。伴随着民初组党热潮的消退,一批旨在革新思想与人心的社团迅速崛起,在五四时期形成高潮。各种社团积极宣传新思想,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各种思想的争鸣,使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为中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本文介绍了民初政党沉寂与五四社团繁荣的背景和过程,重点对民初政党与五四社团的组织机构、人员构成、思想宗旨和实践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寻出它们的异同点;对这一嬗变的原因及影响进行总结,并做出科学的评价。本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民初政党失败和五四社团崛起的背景及实践活动,重点叙述了民初政党林立迅速消退,五四社团出现繁荣的表现及功能。第二部分,对民初政党与五四社团的组织机构、成员、思想宗旨及实践成效进行了逐一对比和分析,总结出这两种社会组织的相似点与差异,突出五四社团的时代进步性。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从民初政党林立到五四社团繁荣之嬗变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原因,总结了这一嬗变现象的经验与教...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从民初政党林立到五四社团繁荣之嬗变
    一、民初政党的兴衰
        (一) 民初政党林立及其分化组合
        (二) 民初政党的参政实践
        (三) 政党政治的失败与民初政党的沉寂
    二、五四社团的崛起与繁荣
        (一) 五四社团崛起的背景及其发展
        (二) 五四社团的实践与功能
    注释
第三章 民初政党与五四社团的比较分析
    一、组织机构及成员成分的比较分析
        (一) 组织机构的比较
        (二) 成员成分的比较
    二、指导思想及宗旨、价值观念的比较分析
        (一) 指导思想的异同
        (二) 宗旨及价值观念的差异
    三、社会实践及其成效的比较分析
        (一) 社会实践与活动方式的不同
        (二) 社会实践成效的差异
    注释
第四章 从民初政党林立到五四社团繁荣之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一、嬗变的原因
        (一) 嬗变的社会历史原因
        (二) 嬗变的思想文化原因
    二、嬗变的经验教训及历史意义
        (一) 嬗变的经验与教训
        (二) 嬗变的历史意义
    注释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初年的中国政党政治简析[J]. 张书林.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2)
[2]五四社团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地位的确立[J]. 曲广华.  北方论丛. 2007(06)
[3]民初国民党上层拉人入党现象考论[J]. 李玉.  安徽史学. 2007(05)
[4]民初政党政治与民主思想[J]. 尚红娟.  兰州学刊. 2007(01)
[5]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初政党政治史”研究述评[J]. 别琳.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6]论民国初期政党迭兴及其影响[J]. 王丽英.  北方论丛. 2005(04)
[7]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异化[J]. 程舒伟.  东北师大学报. 2004(01)
[8]中国社团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J]. 刘祖云,胡蓉.  学术论坛. 2004(01)
[9]论五四时期的青年社团组织[J]. 邱美珠.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05)
[10]五四时期社团繁荣对中国政党运作的影响[J]. 付强.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02)



本文编号:3499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99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8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