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同光之际清政府制定“开山抚番”政策的台前幕后
发布时间:2021-11-16 23:00
"开山抚番"是晚清政府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制定的保疆御外、开发台湾的重要政策。嘉道以来,为更好地开发和治理台湾,闽台地方官多次奏请调整"封禁"政策,清廷虽有所考虑,但未下定决心废除禁令。1874年日本侵台后,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巩固台防并将"番民"纳入政府管辖的急迫性,因而命沈葆桢、潘霨等人探索台湾"开禁""抚番"之策。在中日议和、日军撤台后,清政府命沈葆桢等人妥议善后之策。沈葆桢在总结入山开路、招抚"生番"等备战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多方参考意见,终写成《台湾善后事宜折》,揭开了"开山抚番"运动的序幕。
【文章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开禁”:从奏议到决心
二、“开路”设防与招抚“生番”
三、善后之策的提出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牡丹社事件之后涉台官员对理台政策的反思与调整——潘霨《东瀛随笔》《全台要略》稿抄本研究[J]. 李细珠.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2]再论“牡丹社事件”——以清中央政府为视角[J]. 王泽京. 军事历史研究. 2013(01)
[3]沈葆桢与“开山抚番”论[J]. 罗春寒.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05)
[4]开山抚番:沈葆桢台湾防务建设中的重大举措[J]. 吕宁,白纯. 军事历史研究. 2006(04)
[5]19世纪后期台湾的山地社会与“开山抚番”[J]. 周翔鹤. 台湾研究集刊. 2006(01)
[6]论清代台湾的“开山抚番”政策[J]. 魏春初.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5(01)
[7]论沈葆桢与清政府治台政策的转变——以大陆移民渡台及理“番”政策为中心[J]. 李祖基. 台湾研究. 2004(03)
[8]琉球漂民事件与日军入侵台湾(1871—1874)[J]. 米庆余. 历史研究. 1999(01)
[9]沈葆桢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J]. 林庆元. 史学月刊. 1995(01)
[10]关于中国在台湾主权的一场严重斗争——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之役再探讨[J]. 张振鹍. 近代史研究. 1993(06)
本文编号:3499726
【文章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开禁”:从奏议到决心
二、“开路”设防与招抚“生番”
三、善后之策的提出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牡丹社事件之后涉台官员对理台政策的反思与调整——潘霨《东瀛随笔》《全台要略》稿抄本研究[J]. 李细珠.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2]再论“牡丹社事件”——以清中央政府为视角[J]. 王泽京. 军事历史研究. 2013(01)
[3]沈葆桢与“开山抚番”论[J]. 罗春寒.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05)
[4]开山抚番:沈葆桢台湾防务建设中的重大举措[J]. 吕宁,白纯. 军事历史研究. 2006(04)
[5]19世纪后期台湾的山地社会与“开山抚番”[J]. 周翔鹤. 台湾研究集刊. 2006(01)
[6]论清代台湾的“开山抚番”政策[J]. 魏春初.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5(01)
[7]论沈葆桢与清政府治台政策的转变——以大陆移民渡台及理“番”政策为中心[J]. 李祖基. 台湾研究. 2004(03)
[8]琉球漂民事件与日军入侵台湾(1871—1874)[J]. 米庆余. 历史研究. 1999(01)
[9]沈葆桢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J]. 林庆元. 史学月刊. 1995(01)
[10]关于中国在台湾主权的一场严重斗争——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之役再探讨[J]. 张振鹍. 近代史研究. 1993(06)
本文编号:3499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49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