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

发布时间:2025-07-21 20:46
  国民政府时期的治藏政策研究在当今藏学界、史学界呈现出多方位、多角度的景象,不同的研究视野下透视的历史层面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试从档案资料的旧纸堆里,以时间作为锐利的笔锋,剪切国民政府1927—1937年的边疆政策中针对具有特殊地域特点、历史背景、文化氛围、宗教信仰及社会生活方式的西藏地区的具体措施,加以分析、研究。反思其中的时代性和阶段性,印证历史的存在和现实的回应,进一步解读和探索这一历史时期国民政府的政策的特点、意义及其存在的历史缺憾。本文论述中侧重行政措施的内涵,切入关键性的历史事件,经纬交织。主要分为三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国民政府建立的内外环境及西藏局势的发展,从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及国际环境两方面来认识。首先分析国民政府成立之初面临的客观形势,概要描述西藏地区的发展情况及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的隔阂和摩擦。强调客观因素在政策制定和调整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定位、切入各项政策的基础。脱胎于内外交困的政局下的民族政策,必然具有应变突发事件的暂时性和原则问题的历史延续性相结合的时代特点。 第二部分国民政府相对平稳积极的...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国民政府建立的内外环境及西藏局势的发展
    1.1 国民政府的建立及边疆政策的制定
        1.1.1 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状况
        1.1.2 边疆政策的制定和西藏问题的尝试性方案
    1.2 西藏边界冲突问题及藏事方略的调整
        1.2.1 多方斡旋交涉调解藏尼冲突
        1.2.2 康藏边界冲突升级 签订规约平息战事
第二章 国民政府相对平稳积极的政策
    2.1 “现代性”机构的设立及运作
    2.2 九世班禅十三年返藏历程中国民政府制衡的治藏政策
        2.2.1 国民政府对九世班禅的争取与协作
        2.2.2 返藏过程中多方交涉和政策的渐进修正
        2.2.3 班禅大师圆寂玉树 返藏破产
    2.3 十三世达赖圆寂与中央专使致祭的柔远措施
        2.3.1 黄慕松进藏的筹划和主旨
        2.3.2 入藏举行致祭的过程和磋商的“阶段性”进展
        2.3.3 客观认识柔远措施的历史性
第三章 十年政策的评价
    3.1 政策的实施对时局的影响
        3.1.1 西藏政治经济向现代性方向过渡和转变
        3.1.2 双方关系渐进改善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3.2 政策的历史性特征和运作规则
        3.2.1 主动的调整和被动的适应相结合
        3.2.2 运作中存在的失误和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声明
后记



本文编号:4058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4058356.html

上一篇:晚清经世致用思潮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3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