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起源的想像与再想像——以嘎仙洞的两次发现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11 21:32
				
				
				
				
				
	<正>嘎仙洞的发现被认为是近代以来拓跋鲜卑研究最重大的考古成果之一,对鲜卑史研究推动很大。造成这样的轰动和影响当然是因为该岩洞具备某种确切可信的历史真实性,嘎仙洞岩壁上的北魏祝词铭文就是这种历史真实性的最坚强证据。如果把史料记载的北魏太武帝时期派人拜祭"鲜卑旧墟石室"看作嘎仙洞的第一次发现,那么米文平等学者在一九 
	【文章来源】:文史. 2013,(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J]. 罗新.  历史研究. 2009(02)
	[2]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纪》[J]. 姚大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3]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J]. 张博泉.  黑龙江民族丛刊. 1993(01)
	[4]论拓跋鲜卑南迁及其氏族制度解体[J]. 陈启汉.  广东社会科学. 1985(01)
	[5]拓跋鲜卑的南迁与其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J]. 舒顺林.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4)
	[6]鲜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J]. 陈连开.  民族研究. 1982(06)
	[7]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 米文平.  文物. 1981(02)
	[8]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二[J]. 宿白.  文物. 1977(11)
	[9]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J]. 宿白.  文物. 1977(05)
	[10]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J]. 李作智.  考古. 1965(06)
					本文编号:1363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3636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