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新疆图志》版本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11:31
   《新疆图志》是一部清末官修方志,它较为全面地记述了新疆的历史地理、典章制度、民族、礼俗、物产、人物等情况,是研究新疆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为东西交通孔道,是多种文明荟萃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新疆与内地时通时绝,但经济文化交流未曾间断,清代锐意经营西北,将天山南北纳入版图,实行“因俗而治”、“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1884年清廷在新疆改设行省,实行与内地划一的郡县制,进一步加强统治。清廷统一新疆后,即着手纂修新疆地方志,乾隆年间编纂了《西域图志》。之后,在新疆的封疆大吏也不断编纂区域性的方志,如松筠主持编纂了《新疆识略》、和宁主持编纂了《回疆通志》。迨至清末,王树枏出任新疆布政使,网罗人才,纂成《新疆图志》。 本论文以《新疆图志》版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与之相关的问题。理清版本系统是研究《新疆图志》的基础,它不但有利于《新疆图志》的利用与传播,还为研究《新疆图志》的纂修、内容、价值等问题提供了资料。论文首先论述《新疆图志》的编纂背景、编纂过程及作者群体和主要内容。《新疆图志》纂修时,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无暇西顾,新疆孤悬塞外,政局动荡,变乱四起,英俄交侵,局势十分危急,这种时局对《新疆图志》的体例与内容产生了一定影响。 经过清朝一百多年的锐意经营,清末新疆聚集了一批知识分子,他们主要包括任职于新疆的各级官员和谪戍之人,这些人既有政治经验,又学有专长,是纂集地方文献理想的人选。王树枏把他们聘入新疆通志局,参与纂修《新疆图志》。清代中期,西北史地研究之风兴起,至清末已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赴新疆任职的官员和谪戍之人也留下了很多诗文、游记,记载新疆历史地理、风俗人情,这些文献为《新疆图志》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此外,清末新疆“新政”期间,设立学堂,进行社会调查,编纂乡土志,这些措施也为《新疆图志》准备了大量资料。《新疆图志》卷帙浩繁,出于众人之手,对于作者群体与编纂过程,由于资料缺乏,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钩稽相关资料,经过考辨,对《新疆图志》编纂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如袁大化、王树枏、宋伯鲁、钟镛等,还对《新疆图志》纂修的一些问题,如新疆通志局的设置,《新疆图志》体例、编撰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考察。 对《新疆图志》版本进行研究,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新疆图志》版本有5个,即通志局本、官书局本、东方学会本、黄册抄本和稿本,此外,还有若干分志的单行本,如《新疆建置志》、《新疆志稿》、《新疆物候志》等。通志局本是《新疆图志》的初印本,由于当时局势危急,印刷仓促,讹误较多,但这个版本有袁大化分志序言。目前发现的官书局本为残本,讹误也较多,无袁大化序言。东方学会本是1923年东方学会请罗振玉、王国维等人对通志局本进行校订而形成的一个新版本。此版本改正了初版中的一些错误,删去了袁大化分志序言,并对部分内容做了删改,质量稍高,流传较广。黄册抄本是《新疆图志》修成后呈交宪政编查馆供审查的样本,内容最全面,保留了袁大化为《新疆图志》写的全部序言和编纂时所绘舆图和风俗画,并有王学曾补纂的四卷《新疆图志补编》。稿本目前发现的为残本,仅存《祀典志》、《物候志》、《兵制志》等12册,内容残缺不全,但对研究《新疆图志》的作者和编纂有参考价值。《新疆图志》的某些作者将自己所撰写的部分抽出刊印,形成了《新疆图志》分志单行本,如宋伯鲁有《新疆建置志》,钟镛有《新疆志稿》,这些单行本有的与《新疆图志》内容相同,有的略有差别,但它们都是《新疆图志》版本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研究《新疆图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对这些单行本进行研究,并比较它们与《新疆图志》之间的异同。
【学位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K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疆图志》的纂修
    第一节 《新疆图志》纂修背景
    第二节 《新疆图志》的作者
    第三节 《新疆图志》的编纂
    第四节 《新疆图志》的内容
第二章 《新疆图志》刻印本
    第一节 通志局本
    第二节 官书局本
    第三节 东方学会本
第三章 《新疆图志》抄本和稿本
    第一节 黄册抄本
    第二节 稿本
第四章 《新疆图志》单行本
    第一节 《新疆志稿》单行本
    第二节 《新疆建置志》单行本
    第三节 其他单行本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祥深;;《西域图志》与《新疆图志》比较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2847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847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8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