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仪式、经济与再生产——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昂玛突”仪式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27 10:25

  本文关键词: “昂玛突”仪式 哈尼族 再分配 互惠 再生产 功能变迁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祭祀寨神的"昂玛突"仪式中的经济活动主要在两大层面展开,一是以主持仪式的祭司咪谷为核心进行的象征性再分配,二是其间大量的礼物、食物等多种互惠。以之为主导的包括宗教、符号及社会关系等的共同运作,勾勒并强化了传统社会秩序的结构性再生产。在现代变迁中,在共同体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这种再生产呈现为传统与现代间的多重交织与碰撞。
[Abstract]:The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Anma Tu" ceremony of the Hani people in Qingkou Village, Yuanyang County, Honghe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are mainly carried out on two levels. One is the symbolic redistribution of the ceremony centered on the priestly Mi Valley, which presided over the ceremony. Second, a large number of gifts, food, and other mutual benefits. The common operation of religion, symbols and social relations, etc., which dominates them, outlines and reinforces the structural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social order. In the modern vicissitude, Under the action of many factor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mmunity, the reproduction presents multiple interweaving and collis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青年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现代转型”(10XJC850006)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现代转型”(2010Z057) 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转型”(20100471682)
【分类号】:K892.35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火生,梁悦凤;论生态型生产力[J];攀登;2005年02期

2 孙明;;也论周代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潘怿晗;;盘村祭社仪式及其象征意义的变迁[J];前沿;2009年09期

4 黄华;;黔东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5 晏月平;;我国人口家庭结构变迁的经济社会因素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4期

6 傲东;参与观察、类型比较和文化变迁的经验基础——评费孝通与利奇之间的理论分歧[J];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01期

7 付广华;李叶青;;中国古代朝贡关系之于经济人类学的独特价值[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8 戴嘉艳;;情境因素与象征之意义维度[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9 茆晓君;;新视角下“整体生存伦理”之历史脉络及意义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10 纳尔逊·格雷本;金露;;中国旅游人类学的兴起[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罗红流;民俗视野中的上林壮族师公戏[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贫;那卡壮族“戒邦”仪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陈巧岚;参与式发展:程阳桥景区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黄兰;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马立峰;民族乡镇的贫困与反贫困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苏地曼.阿宝财;和田玉的商业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蒋莉;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郭楠;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世华;哈尼族婚俗文化探析[J];民族论坛;2003年04期

2 许敏,田志勇;从现代文明角度看哈尼族梯田文化[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3 张雍德;如珠镶嵌在山巅——勐海县上曼来调查手记[J];今日民族;2005年10期

4 白宇;;“莫搓搓” 葬俗亟待革新[J];中国民族;1988年01期

5 毛佑全;;哈尼族居住习俗及其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6 罗淳;肖学焦;;哈尼族的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91年11期

7 邓德森;哈尼族的人才成长和哈尼族学生对汉文化的掌握[J];红河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8 余志华,郑勇;哈尼族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特点研究[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9 郑宇;;箐口村哈尼族丧礼献祭礼物的象征性交换[J];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10 陆建辉;;哈尼族背谷魂习俗[J];今日民族;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居里;;元江县那诺乡哈尼族宗教信仰及其主要活动调查报告[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王清华;;哀牢山哈尼族地区自然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系统及林权的演变[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初俄最;;哈尼族民俗中的人伦道德思想初探[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王清华;;哈尼族的梯田与服饰[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何克昌;;略论哈尼族的环境观[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6 张世富;;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跨文化心理学的探讨[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7 寸怡娜;唐文如;徐芳;邹菊;吴艳瑞;郑冰蓉;肖春杰;;WNK1基因SNPs与云南哈尼族和彝族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马漓,

本文编号:1542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542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