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当代蒗蕖摩梭人丧葬仪式考察

发布时间:2018-06-18 01:14

  本文选题:蒗蕖 + 摩梭人 ; 参考:《宗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摘要】:本文根据实地田野观察访谈的资料,记录云南宁蒗县中南部地区摩梭人的丧葬仪式,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阐释摩梭人丧葬仪式及其蕴涵的文化价值。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his paper records the funeral ceremony of Mosuo people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Ningla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and explains the funeral ceremony of Mosuo people and its cultural value from the angle of religious anthropolog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项目编号:09XZJ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9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华;郑祯诚;;巴蜀时期古愱国源流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程文徽;;汉中羌族文化——傩文化及其现状与保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刘行芳;;应该赋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潘定武;;文翁二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郭慧峰;;对农民工权益救护的立法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8 梁艳萍;;“诗圣”杜甫与诸葛亮的失意情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9 凌斌;;现代性危机与政治实践:托克维尔的历史救赎[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于景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机制创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旭;;社会稳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9 宫芳;先秦齐国的国家管理思想与实践[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肖新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永康;戴文翰;;深山里的摩梭人[J];中国民族;1981年04期

2 李平;宁蒗彝族和摩梭人人口发展问题比较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3 翟玉龙;阿夏奇葩缘何绽放至今[J];社会福利;1999年05期

4 张昆华;泸沽湖畔摩梭人(上)[J];海内与海外;2001年05期

5 罗明军,蔡葵;泸沽湖摩梭人的传统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6 陈新欣;泸沽湖边“君子国”[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8年06期

7 宋全学;;泸沽湖边神秘的摩梭人[J];今日湖北;1999年10期

8 李明贵;;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几件摩梭达巴法器[J];收藏界;2008年05期

9 陈斌;旅游发展对摩梭人家庭性别角色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1期

10 陈刚;;泸沽湖畔摩梭人(上)[J];致富之友;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晓红;;论乡规民约环境保护规范的社会控制——以四川泸沽湖摩梭人乡规民约为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董敬畏;;丧葬仪式与村落共意——以陕西关中S村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柳;;摩梭大家庭:一个和谐的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张岩;;文化的忧郁——以南溪村寨丧葬礼仪的变迁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兰玲;;摩梭传统聚落研究初探[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曹和平;张博;周建波;张志祥;;不同文明间经济动力学机制共源性因子管理初探——复活节岛和摩梭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比较研究[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7 关华山;;摩梭家屋意义追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邢耀匀;夏铸九;戴俭;惠晓曦;傅岳峰;;泸沽湖摩梭母系家屋聚落的保存与旅游开发[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董仁才;余丽军;邓红兵;赵景柱;;泸沽湖流域生物多样性特点与保护对策分析[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马青宇;柏云松;;滇西北高原摩梭人住居的建筑形态和居住文化[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李舒;摩梭人还在“走婚”,姑娘的花楼依然神秘[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杨跃萍 陈明昆;摩梭人:行走于现代与传统之间[N];中国民族报;2003年

3 姚玉珊;溪娜和她的摩梭人梦想[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朱勇钢;解开泸沽湖摩梭人“自然节育”之谜[N];四川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马黑尔哈 冷文浩;摩梭人最原汁原味的盛大节日—转山节[N];凉山日报(汉);2005年

6 张成伦;走进人类母系氏族社会的最后领地[N];友报;2007年

7 朱勇钢;宁静的草海骚动中的困惑[N];凉山日报(汉);2005年

8 楚雄州大姚师范学校 钱文卿;“女儿国”一道美丽的风景[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9 罗 丹;摩梭:奇特浪漫的“走婚族”[N];西部时报;2006年

10 杨福泉;以更广阔的视野研究摩梭(纳)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瑞娟;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2 陆栋梁;湘桂走廊丧葬仪式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5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林林;为谁而歌[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7 黄龙光;民间仪式、艺术展演与民俗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邓章应;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凤鸣;云南贡山丙中洛乡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廖松清;宗族认同下的吹打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摩梭人丧葬仪式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魏琳;从丧葬仪式看村落文化的涵化[D];云南大学;2010年

3 李蕾;从丹东地区丧葬仪式看中国传统丧孝的传承与转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杨秋有;归侨丧葬仪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贡布草;江车村丧葬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姜洁;扬州地区丧葬仪式音乐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7 潘云峰;壮族丧葬文化与丧葬仪式及其社会结构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赵瑜璋;丧葬仪式中生者与死者的互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张晓鑫;云南省宁蒗县新营盘乡牛窝子村普米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常小美;后常庄的邻里互助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3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2033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6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