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方志编纂中的环境意识
发布时间:2022-02-22 17:54
方志是以特定的体例记载一地古今综合情况的典籍,其中有关自然环境的记载颇多。清代东北方志编纂中蕴含着浓厚的环境意识,首先是环境经济意识,重视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其次是环境政治意识,满洲统治下对"龙兴之地"自然环境的政治书写,晚清边疆危机下保卫领土与资源主张。再次是环境生态意识,有意识记录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倡导保护环境、治理灾害。晚清东北方志中环境内容大大增加,且出现环境科学因素。究其原因,一是人口剧增促使生产方式的变革,二是西方科学技术传入带来新的知识,三是实边御侮呼声高涨并促进东北大开发。方志环境内容演变反映出清前期到晚清东北人地关系由缓和到紧张、对资源由限制开发到有组织地大规模开发利用态度的转变。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方志编纂研究环境意识的可行性分析
二、清代东北方志编纂中的多重环境意识
(一)环境经济意识
1.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
2.重视自然资源的利用
(二)环境政治意识
1.对东北自然地理的政治书写
2.晚清志书中保卫领土与资源意识
(三)环境生态意识
1.对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记载
2.对保护环境、治理灾害的倡导
三、清代东北方志中环境内容的演变及科学因素的萌生
(一)方志环境内容的演变
(二)晚清东北方志中的环境科学因素
四、清代东北方志环境内容演变的社会原因及反映出的人地关系
(一)方志环境内容演变的社会原因
(二)方志环境内容演变所反映出的人地关系
1.清前期东北人地关系
2.晚清东北人地关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志中的“历史书写”研究范式——一个方志研究的新取向[J]. 周毅.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9(02)
[2]环境史史料学刍论——以民族区域环境史研究为中心[J]. 周琼.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3]浅议中国环境史学建构[J]. 王利华. 历史研究. 2010(01)
[4]清代东北人口的统计分析[J]. 赵英兰. 人口学刊. 2004(04)
[5]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 王民.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04)
[6]关于明清生态环境变化和农业灾荒发生的初步研究[J]. 吴滔. 农业考古. 1999(03)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D]. 曹顺仙.南京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39950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方志编纂研究环境意识的可行性分析
二、清代东北方志编纂中的多重环境意识
(一)环境经济意识
1.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
2.重视自然资源的利用
(二)环境政治意识
1.对东北自然地理的政治书写
2.晚清志书中保卫领土与资源意识
(三)环境生态意识
1.对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记载
2.对保护环境、治理灾害的倡导
三、清代东北方志中环境内容的演变及科学因素的萌生
(一)方志环境内容的演变
(二)晚清东北方志中的环境科学因素
四、清代东北方志环境内容演变的社会原因及反映出的人地关系
(一)方志环境内容演变的社会原因
(二)方志环境内容演变所反映出的人地关系
1.清前期东北人地关系
2.晚清东北人地关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志中的“历史书写”研究范式——一个方志研究的新取向[J]. 周毅.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9(02)
[2]环境史史料学刍论——以民族区域环境史研究为中心[J]. 周琼.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3]浅议中国环境史学建构[J]. 王利华. 历史研究. 2010(01)
[4]清代东北人口的统计分析[J]. 赵英兰. 人口学刊. 2004(04)
[5]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 王民.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04)
[6]关于明清生态环境变化和农业灾荒发生的初步研究[J]. 吴滔. 农业考古. 1999(03)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D]. 曹顺仙.南京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39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639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