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巴蜀历史记忆的类型及其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18 07:56
  经过明清易代变迁之后,四川各姓氏家族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立场和感情带进族谱编纂之中,并用以来表达其与当下的关系。由于有太多的因素在影响着人类的记忆,这就使得人们通过族谱来记述过去历史时,难免不掺杂一定的想象、附加成份,这就为今天解读历史记忆留下了相当的空间。至今仍在川、渝地区普遍流传的创伤性记忆、苦难性记忆、想象性记忆,蕴藏着诸多历史信息,值得治巴蜀史的学者深入探讨。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创伤性记忆
二、苦难性记忆
三、想象性记忆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初胶东半岛川滇移民由来考[J]. 陈世松.  历史研究. 2016(05)
[2]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 赵世瑜.  历史研究. 2006(01)
[3]历史记忆与人类学研究[J]. 张伟明.  广西民族研究. 2005(03)
[4]乡村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J]. 陈春声,陈树良.  历史研究. 2003(05)
[5]“解手”的传说与明清“湖广填四川”[J]. 陈世松.  中华文化论坛. 2003(03)
[6]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J]. 赵世瑜.  中国社会科学. 2003(02)
[7]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 王明珂.  历史研究. 2001(05)
[8]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J]. 葛剑雄.  寻根. 1997(01)
[9]巴蜀文化研究趋向平议[J]. 谭继和.  社会科学研究. 1996(02)



本文编号:3721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3721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8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