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科宦家族与道德权威:日照丁氏家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15:07

  本文关键词:科宦家族与道德权威:日照丁氏家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宦家族 道德权威 日照 丁氏家族


【摘要】: 日照丁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山东著名的科宦家族,从明末到民国初年繁盛近300年。其在政治、文化以及地方建设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而在当地树立起了道德权威。 文章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日照丁氏——一个科宦家族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丁氏家族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在科举和仕宦方面取得成就的介绍,得出结论:丁氏家族符合仕宦家族的标准。 第二部分,丁氏家族的道德风尚。丁氏家族时刻坚守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家族内部,他们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宗族互助、勤俭持家,无论男女,都在家族内扮演着道德规范所允许的各自角色;族人为官则公正廉明、做官为民,造福一方;在日照当地,丁氏家族广施恩泽,他们为民请愿,发展地方教育,抵御捻军保一方安定,在当地民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部分,丁氏家族的家族教育和文化成就。丁氏家族的教育分为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甚至在文化教育中也不忘道德教育,充分体现了道德与文章的结合。丁氏家族也取得了巨大的文化成就,在学术、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丁氏家族的宗族组织。丁氏家族十分重视宗族组织建设,他们修撰家谱、修建祠堂、设置族田、制定族规,完全按照理想家族的组织形式进行建设,为当地的宗族组织建设树立了典范。 第五部分,丁氏家族道德权威的塑造。丁氏家族在以上“集体性问题”中展现着自己的高尚道德,并且获得官方和民间的认可,男性入祀名宦、乡贤祠,参加乡饮酒礼,女性则受到朝廷的旌表,建坊纪念。丁氏家族还通过宣扬名士、烈妇,讲习乡约,撰写地方志成为地方道德的仲裁者,地方宗教信仰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德行成为当地的文化资源用来教化后人。这样丁氏家族就将参与公共事务作为展现其道德的广阔舞台,把家族的利益和整个地方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完成地方共同利益的构建,进而建立起在地方的道德权威。 第六部分,丁氏家族道德权威的丧失和新时期宗族活动的现代意义。丁氏家族道德权威的丧失基于以下四方面:一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使仕宦家族断绝了仕进的道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二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爆发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民众已不再唯其是从;三是,民国后,政府官制开始介入到地方权威中,地方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分别趋于模糊,这也导致了一向以地方利益为重的仕宦家族地方权威的丧失;四是,丁氏家族内部出现分化,许多人接受了新的革命思想,参与到革命浪潮中,成了反对道德权威了力量。 丁肇中回归故里、“丁肇中祖居”的重建和八修《日照丁氏家乘》的进行使得丁氏家族的宗族活动空前活跃起来,呈现出“宗族重建”的趋势。新时期的“宗族重建”,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宗族建构,宗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古代宗法的因素正在逐渐减弱,现代因素在逐渐增长。它体现了民众对历史和道德的归属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在的宗族组织已经转化成一个联系族人感情、促进文化教育、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合法组织。
【关键词】:科宦家族 道德权威 日照 丁氏家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9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导论12-19
  • (一) 研究对象和概念的厘定12-14
  • (二) 选题的意义14-15
  • (三) 学术史回顾15-17
  • (四) 重点、难点、创新点17-19
  • 一、日照丁氏——一个科宦家族的发展历程19-38
  • (一) 丁氏家族的发展概况19-28
  • 1. 日照丁氏溯源19-20
  • 2. 明末清初丁氏的崛起和辉煌20-23
  • 3. 乾嘉时期的低迷23-25
  • 4. 清代中后期的复兴25-27
  • 5. 近代的延续27-28
  • (二) 丁氏家族的功名、官职举录28-38
  • 1. 丁氏家族的科举成就28-31
  • 2. 丁氏家族科举成就的特点31-32
  • 3. 丁氏家族的任职、封赠成就32-38
  • 二、丁氏家族的道德风范38-57
  • (一) 家庭和睦、勤俭持家38-45
  • 1. 孝敬父母38-39
  • 2. 兄弟和睦39-41
  • 3. 宗族互助41
  • 4. 节俭持家41-43
  • 5. 教子守贞43-45
  • (二) 清正廉明、做官为民45-50
  • 1. 改革弊政轻徭薄赋45-47
  • 2. 办案公正整顿民风47
  • 3. 发展教育选拔人才47-49
  • 4. 修堤筑坝赈济灾民49-50
  • (三) 地方善举、广施恩泽50-57
  • 1. 为民请愿50-52
  • 2. 赈济灾民52-53
  • 3. 发展地方教育53-54
  • 4. 抵御捻军54-57
  • 三、丁氏家族的家族教育和文化成就57-86
  • (一) 丁氏家族的文化教育57-65
  • 1. 日照的自然人文环境57-59
  • 2. 丁氏家族教育的经济基础59-60
  • 3. 以科举为目标的家庭教育60-63
  • 4. 丁氏家族对科举经验的总结63-65
  • (二) 丁氏家族的文化成就65-86
  • 1. 丁氏家族的学术成就65-72
  • 2. 丁氏家族的文学艺术成就72-78
  • 3. 丁氏家族的科技成就78-86
  • 四、丁氏家族的宗族组织86-97
  • (一) 家谱86-90
  • 1. 《日照丁氏家乘》86-88
  • 2. 体例与内容88-90
  • (二) 祖茔与祠堂90-92
  • 1. 祖茔90-91
  • 2. 祠堂91-92
  • 3. 祭品92
  • (三) 祭田92-94
  • 1. 祭田的数量93
  • 2. 祭田的管理与意义93-94
  • (四) 关于祭祀的规定94-97
  • 五、丁氏家族地方道德权威的塑造97-112
  • (一) 丁氏家族的地方影响97-100
  • (二) 丁氏家族地方道德权威的塑造100-112
  • 六、丁氏家族道德权威的丧失和新时期宗族活动的现代意义112-119
  • (一) 丁氏家族传统道德权威的丧失112-114
  • (二) 新时期宗族活动的现代意义114-119
  • 附录一 日照丁氏家族主要人物世系表119-120
  • 附录二 日照丁氏家族主要作品表120-122
  • 参考文献122-129
  • 后记129-13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13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翠;明清山东望族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68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568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5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