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探析
本文关键词: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探析
【摘要】:1898年至1930年,威海卫被英国强行租借32年。这一时期,英威殖民政府为了维护其在威海卫的统治秩序,在政府的权力架构方面,根据威海卫当地的传统以及西方的政制特色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运行与分配机制。除此之外,在乡村的司法与社会治安、文化教育与卫生防疫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治理措施。以上的各项措施,在引进西方先进的法治经验的同时,保留了中国传统治理措施中的有益部分,也进一步地实现了中西文化博弈中的调试与对接,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对英租威海卫时期的乡村治理进行详细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尤其是对我国当下的乡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将以史料、现有的著作和论文观点为基础,采用历史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对英威政府在威海卫乡村的治理措施进行具体的介绍,对其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治理效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本文的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具体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对英租威海卫时期的乡村权力架构及其运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了解威英殖民政府权力的分配与运行,对政府的构成、行政长官的职权、总董与村董在殖民政府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厘定。英租威海卫时期的行政长官集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于一身,但是并没有造成权力滥用的后果,相反形成了较为良好的治理效果,这与当时威海卫城外试图通过分散国家权力实现民主共和的政治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在村董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总董制度,推行村董选举,进一步规范了村董与总董的职权,有效地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社会秩序。第二部分通过对英租威海卫时期的司法与警察制度的介绍,使我们了解到巡捕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对租借地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维持中国原有法律习惯的同时,所形成的一套中西结合的司法制度,也让我们认识到西式的法律制度与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是可以兼容的,在汲取西方精细的法律治理经验时,完全可以吸收本土文化的有益因素。第三部分对英租威海卫期间的殖民政府在教育文化、医疗防疫和经济发展方面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了介绍。教育文化与医疗防疫作为地方政府的公共事业,向来在地方事务的治理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发展地方经济作为地方治理的应有之义,也是其他各领域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英租期间的经济贸易稳定发展,民间教育广为兴起,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以上情形的出现与前文所述的殖民政府的政制措施具有直接的联系,因为良好的社会制度与稳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发展的根基。第四部分是对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效果的总结,通过对殖民政府的权力架构、乡村的权力运行机制、英租威海卫期间的司法制度和警察制度等治理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威海卫在被英租占的32年期间,稳定的社会秩序初步形成,乡村社会现代性有了初步的成长,民众的公众参与意识有所增强。
【关键词】:英租威海卫 乡村治理 传统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一、英租威海卫乡村社会的权力架构及其运作11-22
- (一)威海卫地方政府组织11-13
- (二)总董制与乡村自治13-22
- 二、英租威海卫时期乡村的司法与警察制度22-33
- (一)西方司法制度与中国诉讼制度并行23-25
- (二)西方法律与中国旧律并用25-28
- (三)英租威海卫乡村的西式警察与地方管理28-33
- 三、英租威海卫乡村的公共事业与经济发展33-43
- (一) 英租威海卫乡村的医疗与卫生33-36
- (二)英租威海卫乡村的教育36-39
- (三)英租威海卫乡村的经济建设39-43
- 四、英租威海卫乡村的治理特色43-48
- (一)因其俗,,循其制的治理策略44-45
- (二)中西文化博弈中的调试与对接45-48
- 启示48-49
- 注释49-56
- 参考文献56-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超;;英国的统治与威海卫的自杀现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刘本森;;英租威海卫史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2012年06期
3 王树强;郭世勇;;中英收交威海卫始末[J];春秋;2007年06期
4 张志超;;徘徊于东西方之间:英租威海卫时期的法治[J];开放时代;2009年02期
5 鞠红旗;李佳佳;;老照片中的威海卫[J];城建档案;2012年06期
6 陆安;;威海卫:曾经的香港警察来源地[J];文史春秋;2013年08期
7 陆安;;威海卫:曾经的香港警察来源地[J];档案春秋;2013年09期
8 董进;;英国强租威海卫始末[J];春秋;1997年03期
9 牛淑萍;艰难的回归之路:中国收回威海卫始末[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陆安;;威海卫:香港警察的来源地[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晓波;威海卫“弱碱”矿泉水正式上市[N];威海日报;2008年
2 宛广;“金星”再耀“威海卫”探源[N];威海日报;2011年
3 于晓明;78年前的威海卫“公民证”[N];中国文物报;2014年
4 张建国 张军勇;悠悠岁月话一战华工[N];中国档案报;2003年
5 秦晓东;威海卫英租地回归始末[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邵毅;英租时期的威海卫地契[N];中国艺术报;2003年
7 刘玉明;1898~1930的威海卫[N];光明日报;2003年
8 济南 李林翰;百年前的威海旧影[N];中国文物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曹石岩;威海卫外滩:掀起你的盖头来[N];威海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盛潇涵 荣方;百年老洋房亟须保护[N];威海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宗日;英国租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刘本森;英国租占威海卫研究(1898—1930)[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娜;英租威海卫法律文化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2 郭晓;英租时期威海卫社会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艳舞;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娜;英租威海卫前后基层乡村行政管理的演进[D];山东大学;2012年
5 王琴;英租时期威海卫刑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刘春香;探析威海卫英租时期东西方行政法律制度的交融[D];山东大学;2009年
7 袁理想;英租威海卫土地法律制度与秩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志超;习惯、规范与乡村秩序[D];山东大学;2009年
9 秦耕;威海卫建筑特色形成探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董文娜;英租时期威海卫报纸研究(1898-1930)[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0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1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