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呼伦贝尔俄侨考

发布时间:2017-09-08 11:23

  本文关键词:呼伦贝尔俄侨考


  更多相关文章: 呼伦贝尔 俄侨 群体分布


【摘要】:呼伦贝尔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与俄国有1010公里的边界。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俄国人在呼伦贝尔活动长达300多年,特别是中东铁路修筑及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大量俄国人进入呼伦贝尔定居,呼伦贝尔成为中国境内俄侨主要聚居地之一。
【作者单位】: 呼伦贝尔学院政史学院;
【关键词】呼伦贝尔 俄侨 群体分布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呼伦贝尔俄侨史研究”(编号:NJ10263)
【分类号】:K29
【正文快照】: 近年来,俄侨史研究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呼伦贝尔作为历史上仅次于哈尔滨的东北第二大俄侨聚居区,国内学者目前尚无专门研究。本文根据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对俄侨在呼伦贝尔近300年的活动历程做一考察。一、俄国人在呼伦贝尔境内的早期活动17世纪以后,俄国向远东地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沙庆;;论郭道甫先生与东北早期民族教育[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乌仁其其格;呼伦贝尔沙地植物及保护[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庆格勒图;建国初期内蒙古自治区婚姻制度的改革[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毛欣欣;;中国现代鄂温克牧民生产方式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2期

5 孟根;;20世纪初期扎赉特旗蒙古人的农耕定居与物资交易[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3期

6 宝喜;谢咏梅;;20世纪中叶扎赉特旗蒙古人北迁原因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包路芳;布里亚特蒙古族的服饰文化[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包萨如拉;;浅谈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搜集地方文献工作——以满洲里学院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3年01期

9 张塔娜;谢咏梅;;清朝对呼伦贝尔的统治及海拉尔达斡尔的形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王秀艳;;旅蒙商与呼伦贝尔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变迁[J];前沿;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浩;;蒙古族游牧家庭文化特征变迁研究[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2 张雯;;内蒙古的草原生态与社会变迁——既有的研究发现[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长恩;权利、权力、权益与义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包路芳;变迁与调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王连喜;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汪澎澜;俄债、垦荒、叛乱——三大事件评乌泰[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包梅花;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7 张凤喜;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现代化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王烨;中国北部边疆边境城市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伟;内蒙古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澈力木格;近现代巴尔虎服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王娜;建国初期《内蒙古日报》对我国婚姻法的宣传[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宝喜;扎赉特旗蒙古人的北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莉;改革开放以来满洲里口岸中俄木材贸易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程琳;近代齐齐哈尔城市的历史变迁(1897-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海荣;蒙古商贸制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岩;中国共产党与呼伦贝尔自治实践[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桂丽;布里亚特婚礼仪式及社会角色的转换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张塔娜;近现代海拉尔达斡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秋杰;;俄罗斯学者梅利霍夫谈俄侨问题[J];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06期

2 高妍;刘聪颖;;美、澳、日、俄中国俄侨文学与文化研究简论[J];俄罗斯文艺;2012年01期

3 李仁年;俄侨文学在中国[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5年Z1期

4 孙赫杰;俄侨文献在哈尔滨[J];图书馆建设;1997年04期

5 饶良伦;1917-1931年期间旅哈俄侨概况[J];北方文物;2000年01期

6 凌建侯;哈尔滨俄侨文学初探[J];国外文学;2002年02期

7 于明清;;“俄侨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举行[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6期

8 刘锟;交融与共生——俄侨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俄罗斯文艺;2002年04期

9 冯玉文;俄侨:历史与文学三重映象[J];黑龙江史志;2005年04期

10 荣洁;小人物·历史·生态——三位哈尔滨俄侨作家的生平与创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亚娜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以主体意识重新审视俄侨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赵永华;一家在旧中国的俄侨报业托拉斯[N];中华新闻报;2001年

3 苑听雷;俄启动“同胞计划”召侨民返乡[N];工人日报;2007年

4 韩任伟;“移民文学”的民族特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振宁;政治大变动背景下的上海俄侨(1945-1950)[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春丽;俄侨在哈尔滨的工商业活动及对哈尔滨的影响(1898—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兰丽梅;论哈尔滨俄侨诗歌创作的悲剧色彩[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4 袁翠娇;中国俄侨诗歌的多维度解读[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5 付琳;哈尔滨俄侨地位群体的演化及其社会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王盘根;中国哈尔滨的俄侨文学[D];浙江大学;2007年

7 李忠丽;论近代以来俄侨在哈尔滨的金融活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益如;中国俄罗斯侨民杂志《边界》研究(193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仲浩;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研究(1898-1956年)[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唐涛;浅析俄侨女作家苔菲的创作及其“笑”的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13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13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6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