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统合完成于《五经正义》的历史动因
本文关键词:经学统合完成于《五经正义》的历史动因
【摘要】: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教之争的积极推动、中国统一的政治契机和制度创新的特殊需求是经学统合完成于《五经正义》的历史动因。隋唐以前,没有必须将经典注疏规范化的特殊需求,故历代国学通行的做法是经学诸派共存并立,而隋唐以降,科举考试需要统一的教材及考试标准,必须提供统一的经典文本及其注疏。因此,制度创新是经学统合的主要动因。中华帝制的统治者不以统一经学的方式维护思想统一,这种历史现象很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五经正义》 孔颖达 经学 国学 帝制
【基金】:天津市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隋唐孝治理论研究”(项目号:TJZL12-0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在隋唐,帝制国学及其国家学术从五经诸派时期,步入经学统合时期。孔颖达奉命主编的钦定经典注疏《五经正义》的问世是经学统合的历史过程基本完成的标志性历史事件。经学的统合与帝制的成熟是相互匹配的历史现象。国家学术的重大进展意味着政治理论的重大进展。经学统合是隋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占杰 ,陈风华;论唐太宗统一《五经》文字义疏及其对儒学的影响[J];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2 郑杰文;齐经学精神与21世纪国学研究[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景海峰;;20世纪儒学的三次转折[J];学术研究;2008年03期
4 刘敏;通经明史的孔颖达[J];历史教学;2000年10期
5 覃江;中国哲学刍议:学科存在与文化存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期
6 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J];历史研究;1996年05期
7 何诗海;;汉代经学中的文体学研究[J];学术研究;2006年04期
8 罗志田;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的学科定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辛之;贯古通今 厚积薄发——评《清代经学史通论》[J];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10 林庆彰;我的国学之路[J];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学国医岳麓论坛各论坛介绍[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2 李穆;;浅谈国学、医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3 楼宇烈;;国学百年启示录[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4 汤家厚;;《徐霞客游记》是“国学”不可或缺的经典[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5 ;什么叫国学热——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演(节选)[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6 郭因;;国学与管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7 晓任;;游记全译重新出版 国学热潮再添薪火——穿越时空的《徐霞客游记全译》述评[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8 朱丽萍;秦敏;左英;周冰华;许厚琴;秦张艳;王寅;忻仁娥;华嘉增;;儿童感知统合失调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王慧;;论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及其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熊春锦;;慧性内文明是国学文化的根柢[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金波;行走仁者之乡 寻觅如山遗风[N];乐山日报;2011年
2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薛涌;国学不要大跃进[N];东方早报;2005年
3 记者 于洪全 姜云飞 任晶惠;断代的国学亟待接续[N];大连日报;2004年
4 纪宝成;关于振兴国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5 敢峰;倡言国学创新[N];人民日报;2004年
6 刘定姝 本报记者 尹晓华;换一种方式 让孩子爱上国学[N];四川日报;2005年
7 邬凤英;从金庸支持复兴国学谈起[N];西部时报;2005年
8 郭立场;不能对国学“无用论”等闲视之[N];中国信息报;2005年
9 记者 姚惠怡;提升“软实力”须振兴国学[N];东莞日报;2008年
10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刘梦溪;国学和“六艺之学”[N];人民政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唐代教育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2年
2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D];四川大学;2002年
4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俊祥;建安学术史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6 刘再华;晚清时期的文学与经学[D];复旦大学;2003年
7 陶广学;孔颖达《礼记正义》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孙纪文;《淮南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陆建猷;《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D];西北大学;1999年
10 犹家仲;《诗经》的解释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雁;孔颖达《五经正义》训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林国兵;试论孔颖达的易学理论与美学智慧[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福国;《五经正义》引《说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宝翠;《春秋左传正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龙虎;走向权力祭台:帝制中国的告密政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马楠;比经推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涛;初论从非物化角度认识设计及创新方法[D];燕山大学;2012年
8 张雪;《礼记正义》孔颖达语言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艾春明;论《韩诗外传》的经学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逯万军;略论东汉前期的经学[D];郑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24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2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