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秦客卿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22:46

  本文关键词:秦客卿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客卿 制度


【摘要】:春秋时期,秦国位于西北边陲,地狭民少,处于戎翟包围之中,而且政治、经济、文化均落后于中原诸国;到了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崛起,最终统一天下。秦国的丰功伟业可归功于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因素,而其中较为特殊的,则是秦国的用人制度——客卿制度。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秦国与东方诸国相比较,试从下面四P 方面探讨秦国客卿制度的相关问题。 第一章,综述前人观点,发现尚待研究的问题与不足。早在宋元时期,胡三省作《资治通鉴》注时,首次提到“客卿”问题;李福泉在《秦国客卿议》中分析了战国初年秦国及山东六国的国情,认为当时宗法制度在秦国远不及在中原各国根深蒂固,这是秦国能够大量任用客卿的主要原因。之后黄留珠、孟繁峰等人也就客卿及客卿制度作了相关的说明。尽管前贤时彦在诸多方面有所涉及,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历代研究多拘泥于狭义的客卿概念,对春秋时期客卿制度的研究略显薄弱,秦国在客卿制度方面最具代表性但对其分析总结较少等等。这是本论题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要论证的核心。 第二章,追溯秦客卿制度的背景。首先,追溯西周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及其弊端,西周时期的选士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选士,二是乡里选士,三是诸侯贡士。这些制度在当时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卿官制度已不再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于是被客卿制度所替代。这是卿官制度的历史背景,是秦国制定客卿制度的重要借鉴。其次,说明客卿制度产生的现实条件。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宗族结构瓦解,政治制度有了大的变革,各阶级间的斗争空前剧烈,能拥有贤才能臣是取得斗争胜利的关键,这是客卿出现的前提。到了战国时期,连年征战,天下形势从分裂割据逐渐趋向统一,这样的环境迫切需要不拘一格地广纳人才。再次,讨论秦国当时的国情。此时秦国经济、政治、文化极为落后,本国人才资源极为短缺,因而必须大量引进贤能之士。这既是任用客卿的客观要求,也是其必然趋势。 第三章,阐述秦国客卿制度的主要内容。(一)秦国有重用客卿的传统。秦国从穆公起就开始任用客卿,而且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二)秦国制定了吸引人才的政策:有明确的用人标准——“能出奇计强秦者”,有惠实的待客之道——高爵重禄、优厚待之。(三)分析客卿来秦的途径,包括:自奔入秦、他人推荐、国君请入、外戚入秦等。(四)论证秦国所形成的完备可行的客卿制度,包括完备而灵活的客卿制度、客卿制度执行的一般流程、客卿制与军功爵制关系等等。 第四章,概述秦客卿制度的特点及其贡献。其特点有:秦国客卿任用较早、数量颇多;秦对待客卿,任人唯贤、常破格擢用;礼贤客卿、礼数周全;以诚相待、用人不疑。历代客卿为强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终促进了秦国的崛起以及最终的统一大业。
【关键词】: 客卿 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3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8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9
  • 第二节 研究现状9-14
  • 第三节 关于客卿问题的小结14-16
  • 一、客卿的定义14-15
  • 二、客卿的时间界定15-16
  • 第四节 以往对客卿及客卿制度研究的不足16-18
  • 一、研究多拘泥于狭义的客卿概念16
  • 二、对春秋时期客卿及客卿制度的研究略显薄弱16-17
  • 三、对秦客卿制度的整体考察较少17-18
  • 第二章 客卿制度的时代背景及秦国国情18-25
  • 第一节 西周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及其弊端18-20
  • 一、学校选士18-19
  • 二、乡里选士19
  • 三、诸侯贡士19-20
  • 第二节 秦国客卿制度的时代背景20-22
  • 一、春秋时期20-21
  • 二、战国时期21-22
  • 第三节 秦国国情及广纳客卿的原因22-25
  • 一、秦国的国情22-23
  • 二、秦国广纳客卿的原因23-25
  • 第三章 秦国客卿制度的主要内容25-34
  • 第一节 重用客卿的传统25-27
  • 一、秦国重用客卿的概况25-26
  • 二、东方诸国任用客卿的概况26-27
  • 第二节 吸引人才的政策27-30
  • 一、有明确的用人标准——"能出奇计强秦者"28-29
  • 二、有惠实的待客之道——高爵重禄,优厚待之29-30
  • 第三节 客卿来秦的途径30-31
  • 一、自奔入秦30
  • 二、他人推荐30-31
  • 三、国君请入31
  • 四、外戚入秦31
  • 第四节 形成完备可行的制度31-34
  • 一、完备而灵活的客卿制度31-32
  • 二、客卿制度执行的一般流程32-33
  • 三、客卿制与军功爵制关系的处理33-34
  • 第四章 客卿制度的特点及贡献34-41
  • 第一节 秦国客卿制度的特点34-36
  • 一、任用较早、数量颇多34-35
  • 二、任人唯贤、常破格擢用35
  • 三、礼贤客卿、礼数周全35-36
  • 四、以诚相待、用人不疑36
  • 第二节 对秦的统一的贡献36-41
  • 一、春秋时期客卿的贡献36-38
  • 二、战国时期客卿的贡献38-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3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3-44
  • 后记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福泉;秦国客卿议[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王保国;论战国客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任怀国;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析[J];江海学刊;2001年04期

4 向德富;;秦国客卿制度漫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袁礼华;秦客卿制述论[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齐秀生;;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述略[J];齐鲁学刊;2006年02期

7 黄留珠;秦客卿制度简论[J];史学集刊;1984年03期

8 孟繁峰;论客卿[J];史学集刊;1987年03期

9 张卫东;论秦国的用人制度及用人特点[J];宿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10 罗运环;论楚国的客卿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文杰;春秋战国时期的客卿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王玉喜;春秋客卿制度述论[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27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27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f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