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明朝户部的职能及其运行的法律制度
本文关键词:浅论明朝户部的职能及其运行的法律制度
【摘要】:户部作为我国中古时期各王朝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朝代均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古代王朝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户部在王朝经济中的作用,与其机构建制的细密、制度的完善有关,并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健全。明朝的户部制度比以前各王朝更加不同,由于朱元璋时期废除了历时已久的丞相制度,进而提升六部的地位,户部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并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调整了机构。本文试图通过对明朝户部机构及其运作过程的研究,探求经济法律制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本文内容主要由六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现状。明朝的史料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专门研究户部制度的著作和文章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从明代史书和人物传记等各种不同的史料中收集户部制度的信息,难度相对较大。笔者期待能够在文章中展现给广大读者较为完整的明代户部机构及其运作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对户部制度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分别从户部制度的历史沿革、明代户部机构的损益和户部机构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户部机构进行整体把握。 第三部分有针对性的对户部机构设置和人员的设置进行展开论述。本章主要从定型后的户部机构(主要是通过对《明史·户部》、《明史·职官志》和《大明会典》的设置为准)进行横切,力求将户部各机构和人员的配置较为完善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部分截取户部六项独立的基本职能,分别阐述各项职能的具体范围和运作制度(原则)。使各项职能能够尽量完整、有序和不割裂的展示给在大家面前。通过对这几项职能的论述,为后一部分户部制度的运行做铺垫。 第五部分分为两块进行阐述。一、户部各项制度的确立。通过对户部制度确立的三种主要方式进行分析,了解当时户部各种制度确立的背景和途径。二、户部机构的更改。通过对明代户部制度更改产生的效果,分析户部制度更改的特点及其利弊。 第六部分通过对明代户部机构和制度运作进行分析,总结出明朝实行的经济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并对于明朝户部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各种信息,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益的经验教训,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明朝 户部 职能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一) 选题意义10
- (二) 研究目的10-11
- (三) 研究现状11-13
- 一、明朝户部概述13-23
- (一) 户部的历史沿革13-15
- (二) 明朝户部机构的损益和完善15-18
- (三) 明朝户部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18-23
- 1、明朝户部与内务府的关系18-19
- 2、明朝户部与工部的关系19-20
- 3、明朝户部与户科的关系20-22
- 4、明朝户部与南京户部的关系22-23
- 二、户部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23-26
- (一) 户部机构与人员配置23-24
- (二) 户部及其相关职能部门24-26
- 三、户部机构的基本职能26-48
- (一) 土地和户口管理27-30
- 1、鱼鳞图册制度28-29
- 2、户帖和赋役黄册制度29-30
- (二) 田赋税粮的确定与征收30-32
- (三) 盐课管理32-35
- 1、食盐生产的管理32-33
- 2、政府对食盐的取得33-34
- 3、食盐的运输34-35
- 4、食盐的销售35
- (四) 茶业管理35-39
- 1、茶业管理的目的35-36
- 2、茶的种植和制作36-37
- 3、茶的获取37
- 4、茶的运输37-38
- 5、茶的销售38-39
- (五) 货币管理39-44
- 1、钞法39-41
- 2、金银41-42
- 3、钱法42-44
- (六) 国家财政支出管理44-48
- 1、皇帝开支44
- 2、官员俸禄44-45
- 3、国防军费45-46
- 4、工部建设46
- 5、灾荒赈济46-47
- 6、皇帝赏赐47-48
- 四、户部制度的确立和更改48-55
- (一) 制度的确立48-52
- 1、比照前朝、制定法律48-50
- 2、大臣建议,皇帝批准50-51
- 3、地方实践,形成制度51-52
- (二) 制度的更改52-55
- 五、明朝户部机构的启示和借鉴作用55-59
- 附录59-60
- 参考文献60-6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3-64
- 后记64-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明;;16世纪漳泉贸易港与日本的走私贸易[J];海交史研究;2006年02期
2 钱汉江;;倭寇问题靠开禁解决[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6期
3 栾凡;;以羁縻论明末辽东之存亡[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6期
4 陈志刚;;明朝在朝鲜之役前后的军事情报活动论析[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5 李进兴;;树桠形陶器:明代伊斯兰风格的奇葩[J];东方收藏;2011年07期
6 吴刚;;“以德服人”的现代启迪[J];社会观察;2011年09期
7 栾凡;;敕书、朝贡、马市——明代女真经济的发展契机[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8 陈梧桐;;明神宗的贪财好货与化国为家[J];同舟共进;2011年08期
9 褚纳新;;蹉跎千年 遗响不息——历史上的科举印迹(下)[J];收藏;2011年09期
10 何康民;;奇特的中湘十文铜币[J];西部金融;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松义;;明末三饷加派[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2 鲍彦邦;;明代漕粮折征的形式及原因[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3 万明;;明朝政府对澳门的管理述论[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4 张金奎;;明代军户来源简论[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张金奎;;明末屯军自耕农化浅析[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宝日吉根;;试述明朝对所辖蒙古人的政策[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7 ;《满文老档》前言[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8 赵连赏;;明代赐服与中日关系[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9 杨建新;;蒙古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阿勒坦汗[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10 李金明;;闽南文化与漳州月港的兴衰[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田澍;瘟疫肆虐与明朝政府的应对措施[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评论员 刘敏;维护好户部巷品牌[N];长江日报;2010年
3 罗山爱;澳门:与战争三次“擦身而过”[N];中国国防报;2009年
4 毛毛;明朝灭亡:争取蒙古的失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陆红林;武汉打造户部巷汉味风情街[N];中国工商报;2009年
6 Roderich Ptak 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研究所教授 蔡婕华 译;动物:中欧文化交流的另一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修晓波;明朝巡视工作的启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8 雪珥;号令不出中南海[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记者 谢慧敏 实习生 田W,
本文编号:1028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287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