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国家构建视野下的土司制度
本文关键词:多民族国家构建视野下的土司制度
【摘要】:土司制度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政治体制,也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内容,尽管以往学者们从历代王朝边疆治理或不同土司的个体层面已经有过很多研究,但笔者认为在宏观理论层面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郡县制下的特殊统治方式、土司制度也是羁縻统治方式的一种、改土归流是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必然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司制度 国家建构 多民族国家 边疆治理
【分类号】:K207;D691
【正文快照】: 关于土司制度,学界已经有百年研究历史,不仅出版了诸多专门性著作,①发表了众多的论文,[1],[2]近年来也出现了构建“土司学”的呼声,[3],[4]显示着土司制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土司制度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构建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政治体制,也是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良品;;中国土司研究百年学术史回顾[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2 成臻铭;;论土司与土司学——兼及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3 李世愉;;关于构建“土司学”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马大正;;深化中国土司制度研究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贾霄锋;二十多年来土司制度研究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春辉;;大小金川筹边和东女国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与优化整合路径[J];阿坝科技;2009年01期
2 卢玲;;毕节彝族土司与元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考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黄卫华;陈燕英;;毕节地区彝族土司历史文化研究导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4 郭宸利;;贵州彝族文化研究20年[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5 蒋新红;;清朝国家权力在西双版纳彝族地区的延伸——以倚邦土司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贾霄锋;张艳丽;;冲击与回应:藏区土司和明中央政府的政治关系研究——以董卜韩胡土司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7 张凯;伍磊;;清代土司制度“过程-事件”的动态考察——李世愉先生《清代土司制度论考》评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8 杨花;;明代渝东南地区土司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初探——以酉阳、石x+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良品;;历史时期重庆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文惠;;1912—1940年康藏纠纷的多方对话——以康巴观点为例[J];中国藏学;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军;;元代惠水八番土司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王飞;;试析元政权的“因俗而治”民族法制思想[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金花;士人与土司[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周红;湖南沅水流域古镇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9 王惠敏;清军难以攻克大小金川之原因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盛义龙;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郭书林;明代土兵述略[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福春;近代国家与游牧社会[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花;明代渝东南地区土司制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宏郡;明代四川地区巡检司分布变迁考[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玉朋;元代西南军事武装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赵晔;永胜土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魏万平;为文试论西南夷,,半生走遍滇黔路[D];云南大学;2011年
10 刘娇艳;清嘉庆二十五年至二十世纪末四川藏区的政区变迁[D];云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人达;近年关于明末奢安事件的研究[J];毕节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2 刘强,卫光辉;古老而又年轻的江外土司文化[J];创造;2001年08期
3 东人达;;酉阳土司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论证[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付春;于晓燕;;“奢安之乱”与“沙普之乱”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5 李伟;乌江下游土司时期贡赋制度考略[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6 陈廷亮;;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形态简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云南民族工作成就与经验——亮点聚焦[J];今日民族;2005年08期
8 余嘉华;雪山文脉传千古──兼谈土司文化评价的几个问题[J];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02期
9 李全伟;试论广西土官与土民、家奴、土兵的宗法封建关系[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10 王晖;壮族土司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概述——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一[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凌燕;广西土兵戍边与国防建设检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对;明代平播战争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相;;云南土司制度源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2 韦文宣;;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略述[J];历史教学;1985年03期
3 莫俊卿;论羁縻——土司制度对广西民族关系的影响[J];学术论坛;1982年06期
4 吴永章;明代广西土司制度述略[J];学术论坛;1983年03期
5 龙廷驹;寿思华;;对广西穷根的反思[J];改革与战略;1987年02期
6 潘洪钢;乾隆朝两金川改土归屯之兴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7 景山;两方关于土司管辖地区行政条规的石碑[J];档案;1990年06期
8 谢本书;;刀安仁——近代土司的杰出代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白建银;;“以土制土”政治文化现象的深层解读——成臻铭《清代土司研究》评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李干;周祉征;;元代鄂西土司制度——兼论土司制度与宋代制度的异同[J];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元代惠水八番土司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王建娥;;多民族国家包容差异协调分歧的制度机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熊坤新;张利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与立法——中德学者共商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胡其瑜;;革命后墨西哥的民族主义、国家建构与仇华(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5 Khlot Thyda;;吴哥时代高棉王国的国家建构(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彭建军;叶长青;;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实施状况调查——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7 李鸣;;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法制分析[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8 ;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分组讨论情况[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朱伦;;关于民族自治的历史考察与理论思考——为促进现代国家与公民社会条件下的民族政治理性化而作[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公共预算——一种财政国家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力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郭新;为什么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知识百题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关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N];人民日报;2009年
4 郭新;为什么疆域广大、民族众多的中国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知识百题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任仲平;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斌 曹志恒;分裂不得人心,团结才是民意[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记者 杨京德;中国高度重视促进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发展[N];人民日报;2009年
8 刘泓;同一与多样[N];人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宏;全国部分省(市、区)政协第十次民族和宗教工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N];人民政协报;2008年
10 王建娥;多民族国家内的族际关系和政治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春洋;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马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时代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卢小平;共同体的维度——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族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邱显平;当代民族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徐占元;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陈丽明;民族联合途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梁忠;马来西亚政府华人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晔;永胜土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杨花;明代渝东南地区土司制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海晓;明代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土司制度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邹映;明代云贵地区改流复土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小莉;土司制度灭亡的挽歌[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彭芙蓉;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磊;明代嘉靖至万历间中缅冲突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贾霄锋;元明清时期西北与西南土司制度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惠泽宇;民族自身性与国家公民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刘俊丽;典型政治:政治典型人物的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3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336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