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蜀汉政权荆襄人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2:07

  本文关键词:蜀汉政权荆襄人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蜀汉政权 荆襄人才 地域史


【摘要】: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巨大动荡的时代,魏蜀吴三方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和角逐。而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是三国时期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三国时期的荆州及其首府襄阳群星璀璨,荟萃了大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这时期流寓荆襄或者出自荆襄地区的人才,我们谓为“荆襄人才”。文章探讨了荆襄人才及其产生的原因、蜀汉政权中的荆襄人才及其投奔蜀汉的原因。蜀汉的这些荆襄人才,大多是出身或流寓于荆襄,是蜀汉决策圈中的核心力量,在蜀汉统治集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正是凭借这支人才力量,刘备集团才得以巩固荆州政权,进而夺取益州,最终与魏、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可以说,荆襄人才对蜀汉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国时期湖北人才出自襄阳和江陵的最多,人才的分布而言,一部分归附曹操,小部分由孙权获得,大部分为刘备所用。这些荆襄人才‘为蜀汉政权做出了许多贡献,政治上来说,可以说是荆襄人才成就了蜀汉政权,然而刘备和诸葛亮对荆襄人才过度的重用,也导致了政权内部人才的分化,影响了内部的团结;军事上,荆襄人才为蜀汉政权的巩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文化上,促进了汉末襄阳名士清议的兴起,以及荆州学派的形成和经学的发展。 蜀汉政权的统治者,不论是刘备还是后来管理国家政务的诸葛亮,都极其重视荆襄人才,然而也存在着许多失误。文章从刘备对荆襄人才运用的得失,诸葛亮对荆襄人才运用的得失进行分析,总结蜀汉政权用人失误的影响和教训。
【关键词】:蜀汉政权 荆襄人才 地域史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64.2;K23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5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价值10-11
  • 1. 选题缘起10
  • 2. 选题研究价值10-11
  • (二)、研究前史回顾11-15
  • 1. 荆襄人才及人物评价11-12
  • 2. 刘表的用人政策12-13
  • 3. 诸葛亮及其人才观13
  • 4. 蜀汉用人得失13-14
  • 5. 荆襄人才对蜀汉政权的影响14-15
  • 一、汉末荆襄人才的产生与蜀汉政权中的荆襄人才15-28
  • (一)、汉末荆襄人才及其产生的原因15-19
  • 1. 汉末荆襄人才15-17
  • 2. 荆襄人才集中出现的原因17-19
  • (二)、蜀汉政权中的荆襄人才及其投奔蜀汉的原因19-28
  • 1. 蜀汉政权中的荆襄人才19-24
  • 2. 荆襄人才投奔蜀汉的原因24-28
  • 二、荆襄人才在蜀汉政权中的分布、类型及作用28-38
  • (一)、荆襄人才在蜀汉政权中的分布28-30
  • (二)、荆襄人才的类型30-31
  • (三)、荆襄人才在蜀汉政权中的作用31-38
  • 1. 政治上的作用31-34
  • 2. 文化上的作用34-38
  • 三、蜀汉政权对荆襄人才运用的得失38-46
  • (一)、刘备对荆襄人才运用的得失38-40
  • 1. 刘备用人重德38-39
  • 2. 刘备在荆襄人才运用方面的失误39-40
  • (二)、诸葛亮对荆襄人才运用的得失40-43
  • 1. 诸葛亮对荆襄人才因材施用41-42
  • 2. 诸葛亮对荆襄人才运用的缺失42-43
  • (三)、蜀汉政权用人失误的影响及教训43-46
  • 1. 过分重德导致了蜀汉政权人才的断层43-44
  • 2. 不善纳谏导致蜀汉政权政治上有失公允44
  • 3. 人才之间的失和导致了蜀汉政权的早亡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石;三国时期外交人才述论[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11期

2 方原;;蜀汉政权用人政策的失误[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刘墨书;;三国时期荆州地区人才与政局的关系[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4 丁邦友,魏晓明;人才资源与三国鼎立[J];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5 黄剑华;论诸葛亮的人才观和人才政策[J];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6 黄晓阳;吴仲强;;人往高处走 才向善政流——析刘表荆楚集团失败的教训[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7 程万军;;用人之道决定兴亡之道——蜀汉与曹魏的两样灭亡[J];国学;2011年02期

8 唐春生;刘表时期避难荆州的北方名士[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王永平;刘表新论[J];江汉论坛;1995年06期

10 夏日新;诸葛亮与汉末荆州政权[J];江汉论坛;1999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昊;蜀汉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D];安徽大学;2011年

2 马宁;蜀汉兴亡的政策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6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46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6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