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宋代斗茶的民俗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18:36

  本文关键词:宋代斗茶的民俗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朝 斗茶 民俗学


【摘要】:斗茶,又称作“斗茗”,或是“茗战”。斗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斗茶是一部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习俗的综合呈现,斗茶的核心在于竞赛茶叶品质的高下、点茶技艺的高低,以及比较茶叶的品种、制造、出处、典故和对茶的见解等。权力和文化的影响,合力推动了宋代斗茶习俗的兴盛。上起皇帝,下至文人雅士,无不好此,斗茶的雅俗以其独特的魅力广为风行,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各地的城镇墟市建立了许多专门用来斗茶品茗的场所茶室,连处在深山老林里的佛门静地也大兴斗茶之风,斗茶之俗无处不在。茶俗文化与茶业经济的发展互相影响,一方面,茶俗的盛行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茶业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茶俗文化的流行。斗茶之俗与宗教、文化、制度、婚丧礼仪等方面相结合而形成时,各种茶习俗上升至社会精神层面的东西或理念,成为独特的宋朝茶文化。宋朝以后,斗茶逐渐消亡,其原因既有技术、口感、质量的问题,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但是宋代斗茶习俗中一些文化精髓依然传承发展,影响后世。 民俗的发展,需要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同步,才具有生命力与活力保证。但是民俗并不只是简单依附于社会,它对社会还起着极大的反作用力。宋代斗茶习俗的力量,极强地体现在对社会所起到的人际交往、生活教育和民间凝聚等功能上。 对斗茶民俗兴衰及其功能的解读,在于对传统民俗进行深层的理解,以使我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中,有所保留,有所扬弃,既立足于本土实际,又面向世界和未来,既不囿于成见,又不虚无根基,确保我们不会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上迷失自我,保持与时俱进。
【关键词】:宋朝 斗茶 民俗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S971;K24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引言10-14
  • 1.1 研究对象10-11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2-14
  • 第二章 斗茶的历史源流14-22
  • 2.1 斗茶习俗始于唐代14-16
  • 2.1.1 茶的起源14
  • 2.1.2 茶的种类14-15
  • 2.1.3 唐代茶业经济的发展15-16
  • 2.1.4 《茶经》和其他茶叶专著的出现16
  • 2.1.5 贡茶与斗茶的出现16
  • 2.2 斗茶兴盛于宋16-19
  • 2.2.1 宫廷皇室大力倡导16-17
  • 2.2.2 茶区增加,品质提高17
  • 2.2.3 茶叶加工有新变化17-18
  • 2.2.4 茶文化的繁荣发展18-19
  • 2.3 斗茶在元明清的发展19-20
  • 2.3.1 元代茶饮19
  • 2.3.2 明清茶饮19-20
  • 2.4 受宋代斗茶影响的日本茶道20-22
  • 第三章 宋代斗茶的文化形态22-29
  • 3.1 斗茶规则22-23
  • 3.2 斗茶器具23-25
  • 3.3 斗茶场景25-26
  • 3.4 斗茶与宋代宗教26-27
  • 3.5 斗茶与宋代理学27
  • 3.6 斗茶与宋代诗词27-29
  • 第四章 斗茶的民俗功能讨论29-33
  • 4.1 斗茶的人际交往功能29-30
  • 4.1.1 斗茶与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交流功能29
  • 4.1.2 心理籍慰功能29-30
  • 4.1.3 社会情绪的调节功能30
  • 4.2 斗茶的生活教育功能30-31
  • 4.2.1 对社会成员心态文化的教育功能30-31
  • 4.2.2 社会关系的调节功能31
  • 4.3 斗茶的民间凝聚功能31-33
  • 第五章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柯冬英,王建荣;宋代斗茶初探[J];茶叶;2005年02期

2 胡小军;;宋代分茶、斗茶技艺与建窑黑釉瓷茶盏研究[J];茶叶科学;2010年06期

3 黄志浩;;关于宋元诗文中“分茶”问题的考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02期

4 阮浩耕;;胜若登仙 输同败将——读刘松年、赵孟,

本文编号:1090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90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7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