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至清代《考工记》研究和注释史述论稿
发布时间:2017-10-28 10:04
本文关键词:汉至清代《考工记》研究和注释史述论稿
【摘要】:《考工记》是一部记载我国先秦时代若干工事造作部门的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古籍,最早见于西汉的某些载籍之中。因被用于补配缺失了《冬官》篇的《周礼》,而和《周礼》合为一书流传于世,称为《冬官考工记》篇。其成书年代与著者均失载,现仍为学术界争论不决的问题。学术界一般都把《考工记》视为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科学技术和工艺美术的原始文献,给予高度评价。科技史、工艺美术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学者,以及文物考古专家常常引用《考工记》的记载作为其研究课题的必要文献凭证。《考工记》的文本晦涩艰深,庶称难读。而作为儒家经典《周礼》的一个组成部分,《考工记》自东汉以来历代都有学者为其训诂注疏、阐发义理、绘图解说。它们构成一张错综纷繁的解读之网,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和利用《考工记》时必须取资借镜并且无法忽略跨越的文献资料的宝藏。本文即以汉至清代《考工记》注释和研究情况作为研究目标,希望对清末以前《考工记》的注释和研究史进行一次全面的、科学的、富有批判性的考查和梳理,从而为对《考工记》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夯筑一个坚实可靠的平台。内容主要是评析汉唐、宋元明、清三个时期《考工记》训诂、疏证、阐义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学风,重点研究郑玄、贾公彦、乾嘉汉学大师江永、戴震、程瑶田和孙诒让在《考工记》注释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考工记》 《周礼》 注释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06
【目录】:
- 前言6-10
- 第一章 汉唐时代《考工记》的流传和注疏10-39
- 一、《考工记》补配《周礼》和《周礼》的行世流传10-18
- 二、汉儒对《周礼》的注释及郑玄注《周礼·冬官考工记》的成就18-30
-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周礼》.研究和注释辑说30-35
- 四、唐贾公彦《周礼·冬官考工记疏》的得失35-39
- 第二章 宋元明时代对《考工记》的注释和研究39-51
- 一、宋元明《周礼·冬官考工记》的研究和注释情况39-44
- 二、林希逸《庸斋考工记解》与宋明《考工记》单注本的出现44-47
- 三、俞庭椿《周官复古编》对宋元明《考工记》研究的影响47-51
- 第三章 乾嘉学派主导下的清代《考工记》注释和研究51-69
- 一、乾嘉汉学的振兴与江永、戴震对《考工记》的研究和注释51-62
- 二、程瑶田的《考工创物小记》与清代对《考工记》开展专题研究的情况62-65
- 三、清代《考工记》研究和注释的集大成之作——孙治让《周礼正义·冬官考工记》65-69
- 结束语69-70
- 参考文献70-7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秀芳;;郑珍《轮舆私笺》征引略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刘桢;;英语专业学生语音习得观念和策略调查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沈伊瓦;;《考工记》空间认知图景初探——以认知心理学、文字语言学为视角[J];建筑师;2010年04期
4 肖世孟;;《考工记》设色规范研究[J];装饰;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榞莉丹;《考工记》兵器疏婭[D];复旦大学;2011年
2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洪伟;《考工记》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07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0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