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形态研究现状评述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形态研究现状评述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形态 中世纪城市革命 地方城市 评述 研究方法
【摘要】: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形态的研究论著数量众多,但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而且存在很多错误。这并非由于史料的缺乏,而是由于研究方法上存在各种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当侧重于在研究方法上的修正,并以此为基础,以新的研究视角,提出新的问题、研究新的内容,以期能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地方城市的城市形态。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形态 中世纪城市革命 地方城市 评述 研究方法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一引子:陌生的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在绝大多数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研究论著中,将“中世纪城市革命”作为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发展史中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变革,由此展开的论述也成为其中一些论著核心探讨的内容。但是“中世纪城市革命”中所讨论的仅是地方城市形态中“坊”、“市”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莘,林琳;1990年以来国内城市形态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2 邹水杰;汉代县衙署建筑格局初探[J];南都学坛;2004年02期
3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套城[J];齐鲁学刊;1987年04期
4 赵荣;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J];人文地理;1998年03期
5 张传勇;省城隍庙考[J];清史研究;2004年03期
6 盛会莲;唐代坊市制度的发展变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永杰;五代至元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的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轶峰;;明初城隍祭祀——滨岛敦俊洪武“三年改制”论商榷[J];求是学刊;2006年01期
2 何朝晖;;明代县衙规制与日常政务处理程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欧阳勇锋,张延龙,蒋颖;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4 虞云国;宋代太湖地区的人文风气与教育事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张善峰,张俊玲;城市的记忆——工业废弃地更新、改造浅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6 傅道彬;春秋:城邦社会与城邦气象[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7 吕书宝;论渤海国的对外文化交流[J];北方论丛;2003年03期
8 朱祖希;天人合一 象天设都——试论北京古都规划匠意的文化渊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高寿仙;明代北京街道沟渠的管理[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10 徐卫民;秦都雍城与晋都新田城的比较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孔繁德;;中国长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历史作用[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王健;;正统的消解:明清江南周孝子信仰初考——以常熟为中心[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许敏;;明代商人户籍问题初探[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军;行业协会的制度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2 朴天伸;8至9世纪“在唐新罗人”在黄海海上的交易活动[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4 郭婕;明代商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张甫荣;北魏中央集权过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郑f媐,
本文编号:1111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1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