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中下层妇女地位
本文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的中下层妇女地位
更多相关文章: 春秋战国 中下层 妇女地位 婚姻 礼法 社会生活
【摘要】:春秋战国社会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变革时期,也是从旧礼制破灭到新礼制形成的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由松散到严谨的过渡阶段。它不仅保留前代的礼法遗存,交织社会变型时期的自由散漫,而且含有后代礼法的最初形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此时期的妇女地位就显得颇为重要。由于中下层妇女代表了广大的社会群体,能更好的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因此本文试从婚姻、礼法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来探讨,在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上辅以考古资料来浅析这一时期的中下层妇女地位。 论文主要包括: 第一部分:婚姻中体现的中下层妇女地位。她们的婚姻目的性单一,经历了自主选择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转变,且受到贵族阶层的迫害。婚姻生活基本和睦,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再嫁之义,但是离婚的主动权趋向于男性,女性地位式微。 第二部分:礼法中体现的中下层妇女。礼法作为规范行为的准则约束妇女的生活,透过礼法教育可以看出,中下层妇女不仅在婚礼中处于卑弱的地位,而且在同性间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在家庭生活中,女性在礼法教条的束缚下,不仅上事公婆下继后世,终身还要顺从妇道以夫为尊,在一夫多妻(妾)的情况下,甚至还要处理婚姻关系中的层次问题。尽管在特殊状况下,她们的地位略高于男子,但是并不能扭转女性的整体地位。 第三部分:社会活动中体现的中下层妇女。通过她们从事活动范围的不同、社会职业的多元化与服役情况,进一步揭示她们的阶级层次和真实的社会生活。声色职业的发达和人祭人殉的残留,更加凸显了她们地位的卑微。
【关键词】:春秋战国 中下层 妇女地位 婚姻 礼法 社会生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绪论7-12
- 第一章 婚姻中体现的中下层妇女地位12-27
- (一) 婚姻目的性的相对单一12-15
- (二) 婚姻的自由度15-21
- 1. 春秋前期的自主选择15-17
- 2.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介入17-19
- 3. 贵族阶层的迫害19-21
- (三) 婚姻生活21-27
- 1. 婚姻生活的基本和睦21-23
- 2. 女子被弃与自动请出23-27
- 第二章 礼法中体现的中下层妇女地位27-39
- (一) 礼法教育的普及27-29
- (二) 婚礼中体现的男女地位29-31
- (三) 礼制中体现的等级差别31-33
- (四) 家庭生活中女性的尴尬处境33-36
- 1. 夫与妻、夫与妾、妻与妾之间的关系33-35
- 2. 家庭责任与义务35-36
- (五) 特殊状况下之女性地位36-39
- 第三章 社会生活中所体现的中下层妇女地位39-51
- (一) 上层妇女与中下层妇女从事活动范围的不同39-42
- 1. 上层妇女的政治类社会活动39-41
- 2. 中下层妇女的生产活动41-42
- (二) 社会职业的多元化与妇女服役42-44
- 1. 从事职业的多元化42
- 2. 徭役和兵役42-44
- (三) 处于社会下层妇女的悲惨人生44-51
- 1. 巫倡、倡优与女乐44-47
- 2. 妾、女奴与官私蓄妓女47-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8
- 后记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钰侠;中国古代妇女“问政”举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黄嫣梨;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姚小鸥;;《孔子诗论》第二十九简与周代社会的礼制与婚俗[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4 张吕;论诗经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J];丝路学刊;1995年03期
5 陈延嘉;关于《左传》中的“p荨薄氨ā被槲侍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6 夏高发;;从《仪礼·士昏礼》与《礼记·昏义》中看传统妇女地位的双重性[J];沧桑;2007年05期
7 徐杰令;春秋时期联姻对邦交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1期
8 束有春;从《葛覃》看周代女子婚前培训习俗[J];东南文化;1996年02期
9 缪昭;春秋时期我国婚姻制度的几个特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李荣华;从《诗经》看上古婚俗[J];河南电大;1995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慧辉;论秦汉妇女的较高地位及其原因[D];河南大学;2002年
2 张石川;春秋经传所见婚姻及其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吕亚虎;东周婚姻礼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何敏;商周贵族妇女地位变迁初探[D];四川大学;2003年
5 苗秀茹;论春秋社会变迁中的贵族妇女[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周海霞;论春秋战国妇女地位[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杜志勇;春秋时期女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肖发荣;先秦女性社会地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罗晓蓉;婚姻礼制和社会生活中的春秋妇女[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刘念;试论战国中晚期秦国婚姻与妇女生活[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12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1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