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河东节度使及辖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1:32

  本文关键词: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河东节度使及辖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 河东节度使 经济政治


【摘要】:河东节度使辖区在唐代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唐代政治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是藩镇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地处北部边疆,西以黄河为襟带,北有阴山、大漠,南有汾水、沁水,东有太行,是李唐王朝北面的天然屏障。 在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河东节度使辖区经过安史之乱后,人口急剧下降。随着唐朝国力的削弱,一段时间对河东镇的控制远不如战乱以前。节度使与唐中央关系也随着双方力量的对比而变化。本文试着以河东节度使实际控制区域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着手,以期更为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这一时期辖区的状况。 本文重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河东节度使辖区的概况。先就河东节度使辖区的范围作一个地域上的界定,即太原府、汾州、沁州、仪州、岚州、石州、忻州、代州、蔚州、朔州、云州等十一州。然后介绍辖区在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的州郡变迁情况及民族构成。 第二部分介绍河东节度使辖区的经济情况。主要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方面着手,研究辖区在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的生产经营状况。最后还对辖区天宝、元和时期的人口进行对比,并就巨大差额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研究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河东节度使与唐中央的关系。首先,列举了这一时期节度使的任职情况。其次,根据这一时期河东节度使对唐中央的态度以及唐中央对其辖区的控制,探讨唐中央与河东节度使之间的关系,得出河东节度使对唐中央是绝对恭顺的,唐中央对河东节度使辖区的控制也非常有效的。 第四部分则论述了河东节度使与邻道节度使之间的关系。指出河东节度使与河中、泽潞节度使之间互为唇齿,却又相互制约。河东节度使属中原防遏型藩镇,担负防御河北藩镇的任务,所以与河北诸镇的关系较为紧张。 第五部分考察河东节度使辖区在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的作用。河东节度使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平定叛乱还是防御回纥和河北藩镇中都处于前线位置。这都得益于该地区由来已久的军事战略地位。
【关键词】: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 河东节度使 经济政治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言8-12
  • 一、选题意义8
  • 二、研究概况8-10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0-12
  • 第一章 河东节度使辖区概况12-22
  • 第一节 辖区的稳定及其原因12-18
  • 一、辖区界定12-14
  • 二、辖区的地理概况14
  • 三、区域的稳定及其原因14-18
  • 第二节 辖区的民族构成及影响18-22
  • 一、唐宪宗以前辖区的民族构成18-20
  • 二、辖区的民族构成对辖区边防的影响20-22
  • 第二章 河东节度使辖区的经济22-32
  • 第一节 辖区的农业和畜牧业22-24
  • 一、农业22-23
  • 二、畜牧业23-24
  • 第二节 辖区的人口24-27
  • 第三节 辖区的手工业和商业27-32
  • 一、手工业27-29
  • 二、商业29-32
  • 第三章 河东节度使与唐中央的关系32-45
  • 第一节 节度使的设置及其历任节度使32-35
  • 一、节度使的设置32-33
  • 二、河东历任节度使任职统计表33-35
  • 第二节 河东节度使与唐中央的关系35-45
  • 一、唐中央对辖区的控制35-41
  • 二、河东节度使对唐中央的态度41-45
  • 第四章 河东节度使与邻道节度使之间的关系45-53
  • 第一节 河东节度使与河中、潞泽节度使之间的关系45-48
  • 第二节 河东节度使与其他邻道节度使之间的关系48-53
  • 第五章 河东节度使辖区在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的作用53-60
  • 第一节 河东节度使辖区在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的作用53-56
  • 第二节 河东节度使辖区的军事地位56-60
  • 一、唐代以前河东节度使辖区的军事战略地位56-58
  • 二、唐代河东节度使辖区的军事战略地位58-60
  • 总结60-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65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晓峰;;唐代河东地区手工业发展状况及特点[J];沧桑;2010年06期

2 程志;;论中唐藩镇的本质和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06期

3 王赛时;唐朝军队结构的变化与骄兵悍将的形成[J];齐鲁学刊;1988年05期

4 高霞;;试论唐朝河东道的军事地位和军队部署[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5 郭声波;历代黄河流域铁冶点的地理布局及其演变[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6 黄永年;论建中元年实施两税法的意图[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7 黄寿成;唐肃宗时河东朔方兵变事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振华;隋唐时期河东道北部地区治边机构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阴朝霞;唐代河东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乔玲;安史之乱前后河东地区地位之转移[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2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12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7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