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俄罗斯汉学鸟瞰

发布时间:2017-10-29 13:21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汉学鸟瞰


  更多相关文章: 俄罗斯思想 俄罗斯东正教 西欧汉学 汉学研究 汉学家 耶稣会士 中国研究 使团 学术书评 中国思想


【摘要】:正在世界汉学研究的领域中,俄罗斯汉学研究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在世界上排列汉学研究的座椅的话,从历史上说,除了日本以外,俄罗斯汉学研究和法国汉学研究难分仲伯,即便在今天,俄罗斯的中国研究也是名列前茅的。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俄罗斯思想 俄罗斯东正教 西欧汉学 汉学研究 汉学家 耶稣会士 中国研究 使团 学术书评 中国思想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口在世界汉学研究的领域中,俄罗斯汉学研究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在世界上排列汉学研究的座椅的话,从历史上说,除了日本以外,俄罗斯汉学研究和法国汉学研究难分仲伯,,即便在今天,俄罗斯的中国研究也是名列前茅的。沟通中俄文化的桥梁:俄罗斯汉学史上的院士汉学家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格罗莫夫·M.H;亚历山大罗夫娜·K.H;陈红;;俄罗斯哲学的类型学[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戴桂菊;;汉语东正教网站资料库的学术价值评析[J];俄罗斯学刊;2011年01期

3 王丽欣;;存在主义意识:《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重评[J];俄罗斯文艺;2011年03期

4 谢·霍鲁日;张百春;;欧洲个性思想沿革中的卡尔萨文哲学[J];俄罗斯文艺;2011年03期

5 董海樱;;近十年来中国的西方汉学(中国学)研究[J];世界历史;2011年03期

6 彭石玉;柯昀含;;美国汉学研究的选择性[J];孝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徐克谦;;中西初识时期的思想文化互动——读张西平《传教士汉学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马斯林·M.A;陈红;;欧亚主义:俄罗斯学的百科全书[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张西平;;走向世界的汉语所面临的若干战略问题思考[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年01期

10 戴桂菊;;从俄罗斯世俗学校恢复宗教课的过程看东正教会的作用[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夫平;;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及其影响[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2 熊月之;;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3 李孝迁;;民国时期国际汉学史研究[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葛夫平;;巴黎中国学院述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5 熊月之;;德国学术访问记[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6 秦寰明;;美国研究李白的专家艾龙(Elling O.Eide)先生[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7 熊月之;周武;;迈向繁荣的海外中国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陈开科;;1850年以前俄罗斯北京布道团的内部整顿及其经济情报收集情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9 陈东辉;;欧美的中国古籍索引编制概况[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聂德宁;;(荷兰)包乐史著《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评述[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财经新闻项目主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 周乃菱;俄罗斯东正教会新牧首[N];经济观察报;2009年

2 汪剑钊;“白银时代”思想与我们[N];北京日报;2001年

3 王立志;积极借鉴各国汉学研究成果[N];人民日报;2010年

4 特约撰稿 木叶;王德威 汉学研究趋向融通[N];文汇报;2010年

5 吴光辉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汉学研究·人物史·文化交涉学的纵横交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尹锡南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印度汉学:从“中国研究”到“中国观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马金霞;美国汉学研究网络数据库资源选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记者 小白;单一的德国汉学传统已不复存在[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吴原元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知识移民改变美国汉学研究“荒村”状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叶隽;亚非学院及其汉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俊;“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D];山东大学;2010年

2 党为;近三十年来的美国清史研究:以新清史为线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元琪;清代道咸同时期的汉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孔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D];浙江大学;2006年

6 冯若春;“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赵欣;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陈可培;偏见与宽容 翻译与吸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惠玉;《通报》在西方中国科学史研究中的角色[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张平;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新俄罗斯思想”:俄罗斯软权力的根本性资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光灿;俄罗斯思想史上的“水晶宫”意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巍巍;俄罗斯的政教关系[D];四川大学;2005年

4 黄卫华;西方汉学的思维方式与知识背景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晨诗;论美国汉学到中国学的变迁[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李培培;百年回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高慧;怀履光及其汉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刘晓;西方汉学家泰山信仰研究述论[D];山东大学;2009年

9 辛欣;试析美国汉学研究的演化及发展方向[D];外交学院;2009年

10 张晓红;德国汉学视角下的中国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3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13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