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明法科考试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3:23
本文关键词:唐代明法科考试制度研究
【摘要】:明法科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的选拔官吏的四科之中即有明法一科。但是,明法科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而得以确立则是在唐代。唐代的明法科考试起源于唐高祖武德时期而确立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参加唐代明法科考试的考生分别来自国子监中的律学馆和地方乡贡。考试内容以律令为主并加试部分经书。考试方式则包括帖试和策试两种。其主考机关先是吏部后又归于礼部。为了防止作弊唐代制订了一系列防作弊的措施。总体而言,唐代明法科考试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它不仅为后世的五代以及宋朝所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影响了近邻日本和高丽。即使对当今的司法考试也不乏借鉴意义。
【关键词】:明法 明法科 法律考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91.46;K242;D9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1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7-8
- 二、当前研究现状概述8-9
- 三、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9-11
- 第一章 明法科考试制度在唐代的确立11-25
- 一、唐代以前无明法科考试辨11-15
- (一) 汉代明法科相关问题辨证11-12
- (二) 隋代有无明法科考辨12-15
- 二、唐代明法科考试制度的确立15-20
- (一) 武德年间有无明法科考试的问题15-17
- (二) 唐代明法科考试制度的确立时间17-20
- 三、明法科考试确立于唐的原因分析20-24
- (一) 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发展20-21
- (二) 得益于统治者对法律官员选拔的重视21
- (三) 得益于律学教育的高度发达21-23
- (四) 得益于贞观立法的辉煌成就23-24
- 本章小结24-25
- 第二章 唐代明法科考试制度诸问题探讨25-40
- 一、唐代明法科考试的考生来源25-28
- (一) 国子监中的律学生徒25
- (二) 来自乡贡的明法科考生25-28
- 二、考前的相关程序及活动28-31
- (一) 报道与接受审查29
- (二) 结款通保29-30
- (三) 朝见天子30
- (四) 见四方馆舍人30
- (五) 拜谒先师30-31
- 三、唐代明法科考试的主考机关31-32
- 四、唐代明法科考试的时间32-33
- 五、唐代明法科考试的内容33-37
- 六、唐代明法科考试的防作弊措施37-38
- 七、关于殿试的问题38-39
-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唐代明法科考试制度的评价40-55
- 一、唐代明法科考试制度的特点40-44
- (一) 它只是一种资格性的考试40-42
- (二) 它虽不见贵却有类似于贵科之处42-44
- 二、唐代明法科考试制度的影响44-52
- (一) 唐代明法科考试对五代的影响44-45
- (二) 唐代明法科考试对宋朝的影响45-47
- (三) 唐代明法科考试对日本的影响47-50
- (四) 唐代明法科考试对高丽的影响50-52
- 三、唐代明法科考试对当今的启示52-54
- 本章小结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2
- 附: 唐代明法科出身人员一览表62-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红;“格”的演变及其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陶俊杰;;论唐代明法科与律学馆[J];黑龙江史志;2009年05期
3 许友根;唐代科举科目考述[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魏淑君;中国古代律学教育探析[J];理论学刊;2004年11期
5 侯力;关于唐初科举制度的几个问题[J];求索;1997年06期
6 黄正建;唐代吏部科目选[J];史学月刊;1992年03期
7 郑显文;中国古代法学考试制度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陈玺;;唐代律学教育与明法考试[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郑显文;唐代明法考试制度初探[J];政法论坛;2000年02期
10 彭炳金;论唐代明法考试制度的几个问题[J];政法论坛;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1113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131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