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记忆照亮未来
本文关键词:让历史记忆照亮未来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记忆 社会记忆 意识形态 当代中国 君特·格拉斯 回忆录 历史感 历史真相 诺贝尔文学奖 观念世界
【摘要】:正一九九九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在他的回忆录《剥洋葱》里说:"回忆像孩子一样,也爱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会躲藏起来。它爱献媚奉承,爱梳妆打扮,而且常常并非迫不得已。它与记忆相悖,与举止迂腐、老爱争个是非曲直的记忆相悖。你若是追问它,向它提问,回忆就像一颗要剥皮的洋葱。"显然,在格拉斯的观念世界中,记忆是与历史真相衔接的,记忆是刚直而真诚的,它追求对历史事实的一种本真呈现,通过这种呈现的事实来牵引出一种
【关键词】: 历史记忆 社会记忆 意识形态 当代中国 君特·格拉斯 回忆录 历史感 历史真相 诺贝尔文学奖 观念世界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一九九九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在他的回忆录《剥洋葱》里说:“回忆像孩子一样,也爱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会躲藏起来。它爱献媚奉承,爱梳妆打扮,而且常常并非迫不得已。它与记忆相悖,与举止迂腐、老爱争个是非曲直的记忆相悖。你若是追问它,向它提问,回忆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兆光;;大明衣冠何处?[J];书城;2005年05期
2 罗丰;;什么是华夏的边缘——读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J];中国史研究;2008年01期
3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4 晁福林;;试析上古时期的历史记忆与历史记载[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5 郭忠义;;论传统文化理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锁定——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意识形态原因[J];求是学刊;2006年06期
6 张远山;;为毕来德中国观作证[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5期
7 邱文山;;齐文化与汉初的意识形态[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曹阳;徐华陀;;停滞性和弹性的统一——中国封建社会体制解读[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10期
9 吴宇宁;;我国古代文化对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10 程永奎;;中国传统文化的抑制性功能——兼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问题[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宗闾;;香港盛会 四海论学[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芮傅明;;序[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3 方立天;;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学之魂:中华人文精神[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4 胡守钧;王迎春;;“礼”与民间传统[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邢铁;;独特的视角 独到的见地——谈毛泽东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认识[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6 于沛;;中欧文化交汇和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7 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前言[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9 ;北京史籍书目[A];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耐德(Axel Schneider) 德国哥廷根大学东亚系;在民族国家脉络中看历史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王凡凡;郑和”:东南亚各族群共同造就的神明[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侯旭东;“史书”出,“史料”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王明珂;炎黄子孙是谁?[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葛兆光;揣一张地图去古代中国旅行[N];文汇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田晓玲;和合共生:当代中国发展对世界的意义[N];文汇报;2010年
7 葛兆光;想象的朝贡[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曾玲;“中国”的与“东南亚”的郑和[N];光明日报;2003年
9 周武;世界聚焦中国:中国学在海外[N];解放日报;2007年
10 上海社会科学院 朱雯霞;中国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政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纪波;《礼记》与儒学意识形态的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适萌;古代中央集权制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15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151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