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综述
本文关键词:“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海外汉学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声音 礼仪之争 紫金港校区 比利时鲁汶大学 大学历史系 丹麦哥本哈根 外国语言 汉学研究
【摘要】:正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和区域研究所、英国杜伦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2012年杭州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于2012年10月14日至16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这次会议的议题是基督教差会和传教士研究。来自英、美、法、德、挪威、新西兰,以及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的88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有三位学者做了会议主题发言。比利时鲁汶大学钟鸣旦的发言题目为"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明末清初的礼仪之争被认为是中国朝廷和罗马教廷之间的纷争,但是大部分人遗忘了中国信徒在这场礼仪之争中扮演的角色,钟鸣旦教授在罗马搜集到的60多封430名中国信徒签名的信件,为中国声音提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关键词】: 海外汉学;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声音;礼仪之争;紫金港校区;比利时鲁汶大学;大学历史系;丹麦哥本哈根;外国语言;汉学研究;
【分类号】:K207.8-2
【正文快照】: 由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和区域研究所、英国杜伦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2012年杭州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于2012年10月14日至16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这次会议的议题是基督教差会和传教士研究。来自英、美、法、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雪涛;;他乡夫子们的飨宴——海外汉学研讨会综述[J];世界汉学;2006年01期
2 陈平原;;“海外汉学”与“网络资源”(专题研究) 小引[J];云梦学刊;2008年03期
3 张丽华;;我所认识的“海外汉学”[J];云梦学刊;2008年03期
4 刘跃进;;《海外汉学研究》和《图说汉学史》指谬——兼谈海外汉学史的写作原则[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8期
5 吴原元;;试述1950-1970年代海外汉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及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吴原元;;试述1950年代至1970年代海外汉学著作在中国的译介及启示[J];东方论坛;2011年02期
7 王尧;季进;;观看与想象《下江南——苏州大学海外汉学讲演集》序[J];书城;2011年10期
8 乐黛云;;《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序言[J];东吴学术;2011年04期
9 谢淼;;在汉学家阐释与阐释汉学家之间——读季进的《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J];东吴学术;2012年05期
10 张西平;“海外汉学研究现状及其对策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元化;步霍;;“海外汉学丛书”四种[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2 王雪明;;20世纪20年代海外汉学研究在中国的译介[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明昊;上古海外汉学的译介:但开风气不为师[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范方俊;海外汉学复兴对中国学术的冲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贵州省委党校文史教研室 尹爱华;海外汉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N];贵州民族报;2012年
4 对话者:张西平 叶向阳;关于海外汉学的对话[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张西平;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方法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栾梅建;“海外汉学”与学术自主创新[N];文艺报;2006年
7 叶飞;中学西渐 全球共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张西平;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陈引驰;何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N];文汇报;2003年
10 谢淼;为了启航的纪念[N];文汇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夏云;作为“方法”的海外汉学[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金羽;论海外汉学家关于中国古代山水自然观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余迅;海外汉学中的“顾彬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8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188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