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募资方式看中国古代民众捐献动因
本文关键词:从募资方式看中国古代民众捐献动因
更多相关文章: 捐献动因 功利主义 宗教利己主义 家庭伦理道德
【摘要】:为解决救灾经费和战争军费,历史上曾出现过以捐纳为主要方式的官府募捐、以佛教寺院为主的宗教慈善团体募资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救助,它们共同构成了传统慈善事业的主要经费来源。然而,就其捐献动机来看,以捐纳为主要方式的官府募捐建立在功利主义思想基础上、宗教慈善团体募资建立在宗教利己主义基础上、宗族救助建立在家庭伦理道德基础上。捐献动机的功利化和道德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
【关键词】: 捐献动因 功利主义 宗教利己主义 家庭伦理道德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全面抗战时期募捐研究”(11SZYQN10),项目负责人:周俊利
【分类号】:K207;D691
【正文快照】: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与战争交织频发的国家。无论是从天而降的各种自然灾害,抑或是人为造成的各种战争,一方面使人类的生存无时无地不处于威胁之中,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解决救灾经费和战争军费,历史上曾出现过官府通过捐纳的形式向社会征集财物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5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硕民;《韩诗外传》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尹兴国;浅论纵横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源;;性别与权力:清代女性参与京控案再研究[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5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6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8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苏双碧;;论太平军北伐的战略问题[A];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C];198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建英;;从郭巨埋儿看中国古代孝思想的功利主义[J];文史杂志;2011年01期
2 李育安;试论先秦儒法经济思想的斗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3期
3 沈萼;;叶适反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思想[J];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03期
4 张从军;;秦兵马俑文化内涵析[J];文博;1990年05期
5 徐卫民;;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简述[J];历史教学;1991年12期
6 颜炳罡,孟德凯;齐文化的特征、旨归与本质——兼论齐、鲁、秦文化之异同[J];管子学刊;2003年01期
7 李幼蒸;;国学、汉学和“百年留学生文化”——兼论理性高于权威[J];太平洋学报;2008年08期
8 王琪玖;孙杨;李任斯茹;;秦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其现代性转换[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9 黄留珠;近二十年大陆秦文化研究评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10期
10 姜洁;试论《史记》写作前后期的不同动力[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重庆铜梁大庙中学 代安荣;中国古代隐士背后的文化内涵[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孙郁;兼听则明[N];中华读书报;2009年
本文编号:1120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2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