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代江淮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6:04

  本文关键词:明代江淮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江淮地区 区域经济 差异性


【摘要】:明代,不仅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最高峰,同时也是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广大内地依然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农业经济与江南等少数发达地区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近代商品经济并存。而夹在二者之中的江淮地区,在这区域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又占有何种地位?本文截取明代的江淮地区,首先从整体上了解其经济发展状况,其次分析其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差异性,这既有利于考察明代江淮区域经济发展和变迁的真实状况,又会对今日江淮地区的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考察明代江淮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对江淮各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研究;第二,重点考察江淮地区漕盐经济的发展与江淮内部各地区城镇商品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第三,利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来分析江淮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并指出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明代 江淮地区 区域经济 差异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8;F1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绪言6-12
  • 第一章 江淮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明代以前的经济开发12-21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及其变迁12-14
  • 第二节 江淮地区的内部区域划分14-15
  • 第三节 明代以前的经济开发15-21
  • 第二章 明代江淮地区的农业发展及其差异性21-37
  • 第一节 农业生产环境及其差异21-22
  • 第二节 农业发展水平及其差异22-30
  • 第三节 自然灾害的分布与影响30-37
  • 第三章 明代江淮地区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差异性37-45
  • 第一节 江淮各地区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37-42
  • 第二节 江淮各区域城镇商品经济发展的差异性42-45
  • 第四章 明代江淮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的理论分析45-51
  • 第一节 江淮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原因分析45-49
  • 第二节 江淮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影响与启示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家年;芍陂工程的历史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1979年01期

2 林志华;唐代江淮地区经济地位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3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频发水旱灾害的原因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王春芳;;清代前期安徽在稻米供需格局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张崇旺;;徽商与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荒政建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陈怀荃;;江淮之间在东南地区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史学;1984年01期

8 崔思棣;;江淮地区圩田初探[J];安徽史学;1984年06期

9 刘淼;;清代前期徽州盐商和扬州城市经济的发展[J];安徽史学;1987年03期

10 范金民;明代徽州盐商盛于两淮的时间与原因[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勇;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陈恩虎;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1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21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