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代徭役优免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23:28

  本文关键词:明代徭役优免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徭役优免 沿革 对象 影响


【摘要】:徭役优免在明代是一项重要的制度,但是在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在论文方面,也多是在关于赋役改革和绅衿地主的问题上略有涉及,而具体以优免为内容的文章确实寥寥无几。且每位学者虽有数篇文章,但内容大体相同,没有特别新颖的突破,也没有形成专门的著作,只在一些关于明清经济的专著之中有论及此类问题。 史学界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品官优免是一种特权,是区分身份贵贱的象征,是对于品官的是礼遇和优待。王毓铨先生则认为,“杂役的优免,不论正役或杂役,是皇帝赐给的一种恩惠。被给赐这种恩惠的不仅品官,还有军户、灶户、马户、牛户等等诸多役户以及社会最下层的役户——乐户。在品官优免制还未颁布以前,就已经颁布了军户优免杂差的诏令——每户免田三顷,山东的全户优免。如果说优免是种特权,,那军户免杂差的诏令就无法理解。品官无论品级多么高,还没有全户优免的。而居社会下层的军户、灶户却有的享有全户优免的恩典。我们总不能说军户、灶户优免杂差是一种特权。优免杂差不是一种特权,是钦赐的恩惠;它是给赐当差人户的一种恩惠。品官无论他品级多么高,也不过是皇帝的当差的,不过他的差使是佐皇王以统治‘野人’的‘君子’之差,属于统治阶级。品官的优免之所以被人视之为特权,是因为他的政治地位已‘贵其身’的缘故”。 笔者从徭役优免的沿革,佥派和具体优免的对象着手,综合大家研究成果,对明代的徭役优免制度做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最终认为徭役的优免体现的是一种初级的政府公共服务,是逐渐实行平等的、无差别的公共服务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对官绅阶层还是对专业役户的优免,都是体现国家公权的逐步实现,都是平等、公平观念在帝制时代的初步实施。并非以前学者们所认为的特权或者恩赐。 总之,徭役优免作为明代一项重要的制度,还有许多问题待人们去研究解决。
【关键词】:徭役优免 沿革 对象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91;K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2
  • (一) 关于徭役优免的学术回顾7-10
  • (二) 本文的思路10-12
  • 一、徭役优免的沿革12-15
  • (一) 徭役优免的起源和发展12-13
  • (二) 明代徭役的佥派方法和原则13-15
  • 二、明代徭役优免的对象15-23
  • (一) 特别身份人群的徭役优免15-16
  • (二) 庶民专职役户的徭役优免16-21
  • (三) 官绅阶层的徭役优免21-23
  • 三、徭役优免的变化和影响23-28
  • (一) 徭役优免的变化24-25
  • (二) 徭役优免的影响25-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3
  • 谢辞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金树;关于明代急递铺的几个问题[J];北方论丛;1995年06期

2 汪丁丁;;财政理论:西方与中国[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1期

3 王棣;北宋差役的变化和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4 王棣;试论北宋差役的性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5 张民服;;试论明代的人口管理制度[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6 王有业;论明初自耕农的大量存在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6期

7 樊树志;;一条鞭法的由来与发展——试论役法变革[J];明史研究论丛;1982年00期

8 伍丹戈;;明代绅衿地主的发展[J];明史研究论丛;1983年00期

9 张邦炜;北宋赋重役轻浅论[J];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李龙潜;明代军户制度浅论[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本文编号:1129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29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6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