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北宋仁宗朝进士探析

发布时间:2017-11-12 03:24

  本文关键词:北宋仁宗朝进士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进士 家世 仕途


【摘要】:宋兴以来对科举制度不断地改革,保证了科举取士公平公正地进行,打破了世族大家对政治的垄断,削弱了门第血统关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宣扬出宋廷在科举取士中以才能为本的价值取向,刺激更多的中下级官吏及贫素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命运,并且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士大夫阶层。改革极大地提高了进士的政治地位,伴随着儒学复兴运动高潮的出现,这些知识分子政治主体意识也愈发清晰和明显,对当时及以后的政治和士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仁宗朝时期南方地区一改宋初的人才颓势状况而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人数上形成了悬殊的差距,北方地区人才优势基本丧失。而南方地区人才分布又表现出一定特色。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然而在这些进士仕进的过程中,,家世背景还是直接或者隐晦地影响到了个人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出身于中下级官吏和寒门出身的进士来说,他们的家世背景对其仕进还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有时这种关系表现的比较隐晦,但是这却是一种持续存在的因素。 景yP、庆历年间,范仲淹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得到了士大夫的声援和响应,他们以继承道统、承担道义为己任,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形成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及其政治特色。仁宗朝士人的这种士大夫政治主体意识延伸并影响到了熙宁年间的政治变革。由于思想和政治上都日益趋于成熟,熙丰大变法与反变法之间,士大夫政治主体发挥地淋漓尽致,士大夫政治也在变法与反变法之间步入高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4;D691.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志杰,黄志;明代进士政绩评说[J];社会科学家;2000年04期

2 桂栖鹏;元进士误载举正[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王振芳,吴海丽;明代山西进士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成因[J];沧桑;2002年05期

4 吕济民;《清代进士辞典》序[J];文物春秋;2002年03期

5 翟国璋;方苞“进士”辩[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张燕波;唐代进士群体死亡现象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沈仁国;;金天会六年进士辑补(三)[J];江海学刊;2006年05期

8 杨东方;;明代新科进士的凄清岁月[J];寻根;2007年02期

9 晏雪莲;;查慎行举进士考[J];文献;2011年01期

10 郎菁;;陕西历代进士数量及地理分布统计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金民;;明代江南进士甲天下及其原因[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2 杭建伟;;明清无锡进士简论[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3 萧启庆;;元朝泰定元年与四年进士辑录[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殷宪;大同进士杂谈(十)[N];大同日报;2010年

2 谭家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艾尔曼教授商榷科举制度若干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甘险峰;大岭村:出过34位进士[N];深圳商报;2004年

4 宋亚平;宋明科考的变迁[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5 展龙;寓论于考 纠谬钩沉[N];光明日报;2007年

6 高民川;科举制度与官衔[N];中山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2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浙江大学;2006年

4 方芳;《清代朱卷集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连旗;北宋嘉yP二年进士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吴志坚;元代科举与士人文风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桂兰;上海地区明清进士家庭背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朱玫;明代成都府进士群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欧阳颖琳;明清云南进士文学著述考[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高婵娟;明代甘肃进士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增祥;明清时期山东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宝树;唐代进士群体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海波;唐代岭南进士与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莎;明代云南进士考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泗洲;清代山东进士地域分布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伟强;唐代进士的婚姻与交游[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4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74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b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