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代中期婚姻终止的法律规定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11-12 02:34

  本文关键词:清代中期婚姻终止的法律规定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婚姻终止 法律实践


【摘要】: 婚姻终止作为婚姻破裂的主要形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其不足之处是缺乏从婚姻终止方面来考察法律的实施情况。本文从清代中期乡民婚姻生活入手,对婚姻关系的成立与终止方面的法律规定及实际运行状况进行阐述,揭示在乡民婚姻终止上官府、民间的法律文本与具体实践方面的差异和调协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文章由导言、论文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导言部分以有关中国古代史上婚姻终止问题的研究综述为主体,在进行学术史回顾的基础上,交代本文的选题来源,就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资料、创新和不足之处做以简要说明,并对文章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论文的主体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清代中期婚姻终止法律规定的内容,即自然终止和人为终止两方面,其中人为终止是婚姻终止的主要因素。 第二部分从官民实践的角度对清代乡民婚姻生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婚姻终止的法律规定与实践多相背离的结论。本文认为,乡民的实际婚姻生活,与《大清律例》的规定相差甚远,存在大量的违律为婚现象,在有关七出、义绝和协离等方面的实践上,也与法律规定不一致。官员在处理此类户婚案例时,也对律例做了一番变通,并非严格依律而为。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导致官民婚姻终止实践与法律规定相背离的原因。作者认为,乡民婚姻实践既受到婚俗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则受制于家境贫困等经济条件,由此出现了与法律规定相冲突的行为。对民间广泛存在的婚姻纠纷,既有民间法的调节,也有地方政府的审判,两者互相配合。在具体审理过程中,官员深受传统司法理念的影响,情、理、法兼顾,并不轻易判决乡民离异。 传统司法行为被认为是实现统治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清代中期乡民婚姻生活中明显地存在着与《大清律例》相背离现象的研究,可见作为司法实践主体的地方官员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多遵循乡村社会的内在运行轨迹,并不一概依律而为。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司法文化的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国家权力在乡村的具体落实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9;D9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立平;百年来清代婚姻家庭史研究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黄嫣梨;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金眉;;论清代婚姻家庭法律的特质[J];法学;2007年10期

4 董小红;;略论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6年20期

5 邓建鹏;;清代州县讼案的裁判方式研究──以“黄岩诉讼档案”为考查对象[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6 王歌雅;中国古代的离婚模式与离婚道德考略[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7 王玉波;中国家庭史研究刍议[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8 金眉;论唐代婚姻终止的法律制度[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11期

9 胡谦;;“抑讼”观念与清代州县民事诉讼规则[J];求索;2008年04期

10 徐忠明;;娱乐与讽刺:明清时期民间法律意识的另类叙事——以《笑林广记》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蓓;清代婚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黎;社会变迁中乡村社会民间法的历史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雪松;清代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论略[D];吉林大学;2004年

3 东静蕾;清代岭南地区婚姻论财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4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74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3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