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用天文方法校勘史料举隅

发布时间:2017-11-13 12:12

  本文关键词:用天文方法校勘史料举隅


  更多相关文章: 校勘 天文方法 史料


【摘要】:在当代学科交叉的背景下,既有校勘方法已不能满足历史工作者们对史料更高准确程度的要求.由于天文学可以精确逆推的特性,相关史料的校勘引入天文方法已是势在必行.通过三个具体校勘实例,以示史料校勘可以通过天文方法解决一些难题.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分类号】:G256.3;P1;K206
【正文快照】: 校勘是历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校勘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以近代史学家陈垣总结出的“校法四例”[1]最为精到,但在实际工作中即便用尽这些方法,也不能解决校勘史料时出现的所有问题[2],若具体到天文方面的文献,更加暴露史学方法的局限性.相关工作只能有赖于天文史家采用天文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次沅;马莉萍;;二十五史点校本修订工程与历代天象记录的全面检校[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吴怀祺;;时代的期待与史学的自觉[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6 刘金彪,龚传胜,侯荫云;中国历史四维时标网络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7 王新;;追忆性:牌坊建筑现象的文化指向[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9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沈世培;;唐代私家园林别墅的艺术理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2 赵望秦;张焕玲;;因陋就简结硕果 泽被后世名不朽——冯道倡议开雕《九经》的动机与效果[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3 王娜;杨小平;;《三国志校笺》脞录[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景勇;中国古代帝王诏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春明;唐朝四方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友庭;晋藩屏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秀洪;五代乡情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志勇;五代科举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闫英华;山东盗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厉复超;隋唐时期淫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项云莎;戴震《方言疏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晓洁;裴斚《传奇》及其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次沅;;对中国古代月掩犯资料的统计分析[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烁;恭王府首次复原 2亿元全球回收文物[J];今日科苑;2005年08期

2 杨北;一条史料看灾荒[J];防灾博览;2004年02期

3 陈士瑜;中国古代菌蕈学史料选辑(四)[J];食用菌;1992年05期

4 老亮;史料拾零[J];力学与实践;1996年05期

5 叶志明,黄小宁,高贤来,张骏;湖北省历史气候史料数据库管理系统[J];湖北气象;1995年02期

6 郭金彬;研究中国传统科学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年05期

7 老亮;史料拾零[J];力学与实践;1995年06期

8 宋新影;;论史料的分析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9 郑一钧;略谈学会史料的搜集与整理[J];学会;1993年04期

10 ;苏联等国家重视活化区的研究——一篇有参考价值的史料[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984年联抗史料座谈会简况[A];联抗战友忆联抗[C];1997年

2 ;有关马尾船政与中国电信史料[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3 李书磊;;删改,也可以作为一种史料[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4 张量;高爽;;试论抗战时期支献史料文物资料的征集整理及研究利用工作[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刘建业;;重视少数民族史料的征集与研究[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白拉都格其;;近代内蒙古史史料的突出特点——以著名王公贡桑诺尔布的史料为例[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郑剑顺;;《光绪朝东华录》中的中日战争史料勘误[A];全国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朝克图;;关于蒙古帝国时期的“约孙”[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9 吴祥华;;加强都市民族史料征研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董文祥;;文件档案史料管理工作改革迫在眉睫[A];贵州省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冬权;从珍贵的史料到艺术的创造[N];人民日报;2003年

2 曹露明;发掘抗战史料的新矿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李云胜;我国首次参加世博会史料惊现安徽[N];中华新闻报;2003年

4 山西省政协主席 刘泽民;《晋商史料全览》总序[N];山西日报;2007年

5 刘泽民;挖掘晋商文化遗产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N];山西政协报;2006年

6 孟苗;一件辛亥革命文物史料惊现大同[N];山西日报;2004年

7 张斌贤;史料发掘见功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8 王伍权;珠算的起源[N];财会信报;2007年

9 魏运亨;“中国奥运第一人”史料现身,翔实生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记者 赵向南;省政协举行《晋商史料全览》地方卷专家座谈会[N];山西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战利;曹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徐江雁;北京御医学派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渠长根;功罪千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邹晓f;上海钱业公会研究(1917-1937)[D];复旦大学;2006年

5 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朱梅光;近代中国外交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扎西当知;吐蕃噶氏家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8 叶尔达;拉布占巴·咱雅班第达·那木海扎木苏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赵艳萍;民国时期的蝗灾与社会应对[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怡君;中西文献校勘方法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程蒂;古籍讹误校勘方法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3年

3 李苑静;王念孙《读书杂志》校勘方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娜;两《唐书》女性史料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吕凤雨;《墨子》中的上古史料及其分析[D];烟台大学;2009年

6 苏瑞琴;陈奂《诗毛氏传疏》浅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曾观明;《韩非子》研究二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光毅;裕固族史学初探[D];兰州大学;2008年

9 李健伟;略论《史记集解》的文献学成就[D];安徽大学;2005年

10 朱建山;《诗毛氏传疏》释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80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80620.html

上一篇:唐前移文研究  
下一篇:元代中央官学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5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