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移文研究
本文关键词:唐前移文研究
【摘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移文由萌芽到鼎盛的一个发展时期,在文体的演进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相对于今天的文体研究境况而言,目前系统、深入、全面研究的移体论文及专著,可以说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秉承着文体与作品互证的原则,笔者选取“移”体这种近人甚少涉足的文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唐前移文研究》为课题,对移文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宏观上,拙文借助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对“移”文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四个特定背景对移文的发展创作影响给予轮廓性描述,揭示了移文与国家政治制度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先秦诸侯纷争、战事不断的政治环境使动词“移”与政务活动紧密结合促使了移文的萌芽;两汉政治思想的三次转变,公文制度的建立为移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魏晋时期国家对公文的大力重视为移文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北朝时期,公文创作意识的增强,公文创作经验的丰富和评议著作的产生使移文走向了成熟。 微观上,拙文借助文献学、文体学等学科知识,以四个不同历史时期内每篇移文作品为考察尺度,从创作内容、行文对象、行文方向等方面进行分类对比,归纳了移文在每个时期的特征,并且进一步探究了移文的整体演变规律以及文体发展特点。如先秦时期移文的文体创作意识尚不明晰,出现了以“移”来命名移文的移文判别标准,创作内容和创作手法较为单一,行文方向主要是以政务为主的下行文;两汉时期“移”、“檄”内涵上呈现模糊性和多元性,出现了“移檄”并题的现象,创作内容上出现了以晓谕劝诫、表彰勉励、政府法令、责备罢免官等内容的移文;魏晋时期,移文完成了由动词“移”向名词“移”的转变,出现了大量的成熟移文,内容上较前代更为丰富,创作方面更注重了对美文的追求。南北朝时期,移文发展全面成熟,移文格式规范的思想逐渐加强。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丽;;中国生态文学的症候式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彭善麟;;论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的溪州竹枝词[J];黑龙江史志;2010年01期
3 李建芳;;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下苏青的“俗人哲学”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4 张大烛;飘零忧国杜陵老 感遇伤时陈子昂——试析严羽诗歌的创作内容[J];南平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5 楚国仁;;熊海[J];中国美术馆;2008年12期
6 刘绍军;;论《四维吟稿》的艺术特色[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刘凤芹;;和谐:路遥小说的审美追求[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谭家健;《北山移文》新议[J];齐鲁学刊;2001年06期
9 杨汉民;作家写作拾趣[J];新闻知识;1988年09期
10 史铁良;《北山移文》与周槞及隐士[J];求索;198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绍义;;浅谈传统图案的创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吉志;植根乡土画国策 画里画外话计生[N];辽源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孔丽频;短信大赛带动手机文明风[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记者 马瑜;自治州摄影家欢聚一堂迎新春[N];昌吉日报;2007年
4 杨阳;一起写:“维基”概念新招[N];经济观察报;2008年
5 武翩翩;《中华情》征集巡展活动在京启动[N];文艺报;2007年
6 张志生;把感悟人生的激情倾注在花的世界里——鲜花盛放的明媚历程[N];文艺报;2005年
7 廖静仁;沾着泥土味儿的文字[N];文艺报;2007年
8 胡俊杰;恶性炒作伤害了谁?[N];中国电影报;2005年
9 安武林;青春校园里最浪漫的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手机电视发展步履维艰[N];计算机世界;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经建;当代格律诗词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何永波;李齐贤汉诗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英英;唐前移文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张冰洋;汉代四位女性作家的创作内容及文学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志允;郑板桥题画诗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林林;“别有天地非人间”[D];西南大学;2008年
5 刘昕晶;B.皮耶楚赫和他的“另类文学”[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范银薇;探析当代草根摄影的盛行[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高千秋;论李贽美学思想的“尚俗”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颜玉屏;梁辰鱼诗歌与戏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李逸峰;佛、禅与汉字书写之关系及其意义浅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谢翠琴;当代我国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艺术的多元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80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8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