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文化海外传播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唐代文化海外传播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外国人 唐文化 传播 背景 途径 效果 规律
【摘要】:文化传播是人类各种文化信息及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共享、变化、重组和互动。文化传播源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内在天性,也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传播功能是文化首要的和基本的功能,文化一经产生就有一种向外“传递”和“扩散”的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文化的这种传播态势,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呈现出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层面的相互纵横交织。在文化与传播的这种紧密联系当中,人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古代文化的跨国界传播中,外国人在汲取国外文化并将之引入本国进行传播的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从唐代文化的海外传播来看,外国人为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本文在时间维度上选取中华文化在唐代的这一特定时点,在空间维度上选取唐文化向其他国家跨国界传播的空间架构,考察唐文化成为当时世界先进文明传播源及外国人将唐文化传向国外的背景及原因,在唐文化海外传播的多种渠道中,外国人这一重要传播渠道,使得唐文化对海外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归纳在这样一种传播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规律和我们今天可值得借鉴的经验。 本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归纳唐文化在当时向海外传播的环境及背景。唐代疆域广阔、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畅达、国威远播、对外开放发达,拥有强大的文化力度。正是因为唐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无穷魅力,它才能成为光被四野的文化传播源。这也是外国人积极把唐文化传向海外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归纳唐文化当时的海外传播方式。文化传播在古代大体分为人和物两条途径:在人员往来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中,考察各色外国人及其在促进唐文化海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作为倡导者的异国统治者和直接传播者的各国使节、质子、留学生、留学僧、商人、旅行家等。物的传播途径依赖于人际传播,包括官方与民间两个层面的商品买卖、文献流通等。 第三章归纳唐文化当时的海外传播内容和效果。汉字、儒教、中国式律令、中国式科技、中国化佛教扩散到周边的东亚各国,形成了包括朝鲜、日本、越南在内的中华文化圈。中华文化圈大约在隋唐时代完成了它的总体构造,这也正是唐文化海外传播的最显著效果。 第四章归纳唐文化海外传播的规律与启示。从唐文化向海外传播这一具体的传播活动时段,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一些文化传播的规律。有些规律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及借鉴的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学功;;浅谈唐文化[J];青年思想家;2001年03期
2 杨蕤;董红征;;浅析西夏力士碑座的艺术风格[J];四川文物;2010年05期
3 廖荣华;唐文化与大和文明的枢纽[J];丝绸之路;1996年04期
4 韩晗;深邃李坑[J];青年文学;2005年08期
5 耿虎;;新罗、日本遣唐留学比较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洪增林;;西安西大街的历史文化与经济展望[J];建筑与文化;2007年08期
7 查明昊;;唐人笔下的胡僧形象及胡僧的诗歌创作[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02期
8 丁莉;;《源氏物语》的“唐物”、唐文化与唐意识[J];国外文学;2011年01期
9 方亚光;唐前、后期来华使、节的特点及其作用[J];齐鲁学刊;1988年06期
10 范闵仙;也谈日本国风文化的形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林;;唐代的文化开放政策及其对日本奈良文化的影响[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2 何新圣;;少数族人流寓唐都长安探因[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张国宁;;唐诗与西安旅游[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4 朱洪辉;;西安市温泉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以西安市临潼区华清池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齐红深;;渤海国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翁海珠;;弘扬妈祖文化 促进海西建设[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景明;;论辽代金银器在社会生活与风俗习惯中的体现[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8 邵国田;;辽代马球考——兼述皮匠沟1号辽墓壁画中的马球图[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9 和红星;;画点睛之笔,亮文化之眼——西安在城市文化体系规划方面的探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郑世明;;论韩剧在中国的传播——以《大长今》等剧为例[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贾妍邋实习生 李夏;临潼奏响秦唐文化狂想曲[N];西安日报;2007年
2 重庆日报记者 杨冰 重庆晚报记者 王渝凤;建造在传统文化上的现代之城[N];重庆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蔡君丽邋记者 李卫;西临城市快速干道将打造秦唐文化走廊[N];陕西日报;2007年
4 朱百平 孙作雄;临潼唐文化旅游区发展之路[N];西安日报;2010年
5 蔡君丽邋卜科翔;再造秦唐文化气象 谱写盛世和谐华章[N];西部时报;2007年
6 实习记者 冯宇;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突破瓶颈 重在有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记者 刘茜;中国文学加快海外传播步伐[N];光明日报;2011年
8 作家 李洱;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瓶颈[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记者 朱雪娇;西安唐文化保护模式值得全国推广[N];西安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黄小驹;“国剧海外传播工程”在京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震;中国唐代文化海外传播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张富莉;《聊斋志异》的传播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张倩;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彭文静;西安唐华宾馆主题酒店定位与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赵晔;济公文学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徐冉;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婕;日本动漫海外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婵娟;南唐文学及其文化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孔凡平;论渤海文化与公元7-10世纪东北亚各国文化的关系[D];延边大学;2007年
10 刘明利;日本传统文化中唐文化的烙印[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24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24428.html